蔣經國逝世追思誦經法會
“可惜經國死得太早了,!”
隨著時間推移,,蔣經國認為兩岸談判的時機已經慢慢成熟,。愿意充當“中間人”角色的可不少,,而蔣經國卻把這個敏感角色只托付給了新加坡總理李光耀,。
李光耀試圖讓鄧小平及其他中國高級官員了解臺灣的情勢,,包括不少臺灣人可能更加同情“臺獨”的局勢,,因此中國與臺灣在處理統(tǒng)一問題時,,必須審慎,、彈性。
至于鄧小平,,至少有一次透過李光耀,,向“我在莫斯科的同學”蔣經國致以問候。鄧小平也對李光耀陳述如何保護各方利益,、解決兩岸問題的看法,。鄧小平說,北京絕不派官員或軍隊到臺灣,;不干預臺灣的政治或“人事”問題,;統(tǒng)一之后的現狀“可以維持一百年”,北京絕不會去更動它,。
依據鄧小平的說法,,臺灣可以享有“處理外交事務……簽發(fā)特別護照……與其他國家簽訂一些協(xié)定……的特別權力”。兩岸關系將是“你不吃掉我,,我也不吃掉你,,你不要煩我,我也不煩你,,各行其是”的性質,。
可是,蔣經國在聽到李光耀傳遞的這些信息后,,并不認為這些“條件”在島內已經凝聚成為共識,,因此,他并不贊成立即開始兩岸談判,,而且他還認為:中國大陸的局勢,,也還未充分變化到足以讓他展開兩岸統(tǒng)一的談判。
李光耀和蔣經國倒是都認為,,讓大陸與臺灣,、新加坡的繁榮、開放社會多接觸,,將可導引中國往類似方向演變,。蔣經國對德國《明鏡周刊》說:“重建一個自由,、民主、統(tǒng)一的中國,,既不是夢想,,也不是幻想?!?/FONT>
1988年1月13日下午1時50分左右,,蔣經國突然撒手人寰。聽到經國逝世的消息,,鄧小平立刻召集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鄧小平表示,當蔣經國依然健在時,,“中國的統(tǒng)一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困難和復雜,。國民黨和共產黨過去有過兩次合作的經驗。我不相信國共之間不會有第三次的合作,??上В泧赖锰缌??!?/FONT>
摘自 [美]陶涵/著 林添貴/譯 《蔣經國傳》 新華出版社出版
相關報道:
相關新聞
編輯:
劉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