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十分耐心地聽完梁漱溟的長篇大論,,然后心平氣和地說:“中國社會有其特殊性,有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有自己的倫理道德,,梁先生強調這些也并沒有錯,。但中國社會卻同樣有著與西方社會共同的一面,,即階級的對立,、矛盾和斗爭,這是決定社會前進最本質的東西,。我以為梁先生是太看重了中國社會特殊性的一面,,而忽略了決定著現代社會性質的共同性即一般性的一面。其理由我再申述之……”
梁漱溟對此不以為然,,他十分斷然地說:“毛先生,,恰恰相反,我認為正是您的理論太看重了現代社會共同性即一般性的一面,,而忽略了中國社會最基本、最重要的特殊性的一面,。我們的分歧,,正在這里?!?/P>
兩人都不斷地,、反復地申述自己的觀點,相持不下,,直至天明,,誰也沒有說服誰。在 48 年后的 1986 年秋天,,毛澤東已經逝世10年,,已經 93 歲高齡的梁漱溟先生在回顧這次爭論時,還心緒激動地說:“現在回想起那場爭論,,使我終生難忘的是毛澤東作為政治家的風貌和氣度,。他披著一件皮袍子,有時踱步,,有時坐下,,有時在床上一躺,十分輕松自如,,從容不迫,。他不動氣,不強辯,說話幽默,,常有出人意外的妙語,。明明是各不相讓的爭論,卻使你心情舒坦,,如老友交談,。他送我出門時,天已大亮,。我還記得他最后說,,梁先生是有心之人,我們今天的爭論可不必先作結論,,姑且存留聽下回分解吧,。”
在與毛澤東的兩夜長談之后,,梁漱溟還到延安各處參觀,。當時,延安的物質條件很差,,但到處生機勃勃,,熱氣騰騰,其精神面貌與國統(tǒng)區(qū)有鮮明的區(qū)別,。這都給梁漱溟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10余年后,梁漱溟與毛澤東的爭論有了結果,。 1950 年春天,,梁漱溟奉毛澤東、周恩來之召,,由重慶來到北京,。梁漱溟認真思索了他一赴延安時與毛澤東發(fā)生的那場爭論,面對在戰(zhàn)火中誕生了新中國的這一事實,,他在做了一番考察之后,,于1951年在 《光明日報》上發(fā)表了《兩年來我有了哪些轉變》一文,對自己做了一個總結,。在這前后,,他又寫了《何以我終于落歸改良主義?》等文章,,送給毛澤東看,。梁漱溟在文中毫無保留地說:“若干年來我堅決不相信的事情,竟然出現在我眼前,。這不是旁的事,,就是一個全國統(tǒng)一穩(wěn)定的政權竟從階級斗爭中而建立,,而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我曾經估計它一定要陷于亂斗混戰(zhàn)而沒有結果的,,居然有了結果,,而且結果顯赫,分明不虛,?!绷菏榈臋z討和反省,雖然沒有說清楚自己思想轉變的來龍去脈,,但卻在事實面前,,承認了對于中國的前途問題,承認了毛澤東的認識是正確的,,而自己是錯的,。
相關閱讀:
相關新聞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