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翁同龢開缺回籍諭旨雖系光緒手書,,但能否就此斷定是出自光緒的本意,?考慮到光緒當時的權力,若無慈禧的首肯,,光緒還不能將翁同龢開缺,。所以說,,翁同龢的開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慈禧的態(tài)度,。
翁同龢的父親翁心存在同治元年(1862年)入直上書房時,,曾授讀過大阿哥(咸豐帝)。因為這一點,,慈禧一直眷顧著翁家,。祺祥政變(即辛酉政變)后,慈禧首批起用被肅順等迫害打擊的人中就有翁心存,,稱其“品學純粹,,守正不阿”。同治帝進學后,,慈禧又任命其在弘德殿行走,,授讀同治帝。翁心存去世后,,朝廷對翁氏子孫更是大加封賞,,對于翁同龢也是如此。先后任命他為同治,、光緒的師傅,,委以重任。據(jù)翁同龢日記,,從1865年到1894年近30年的時間里,慈禧曾16次單獨召見翁同龢,。這在當時朝臣中極為罕見,。
但是這種情況到1894年,卻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是年10月,,翁同龢以甲午戰(zhàn)爭正在進行、部籌款項為難為由,,奏請停止太后萬壽慶典工程,,一些御史言官也趁機紛紛上奏,呼吁停止慶典活動,,移祝壽費為戰(zhàn)費,。在輿論的壓力下,慈禧被迫頒諭,,宣布“停辦景點和宮中受賀”,。然而從此她在心中卻對翁同龢恨之入骨,她惡狠狠地表示:“今日令吾不歡者,,吾將使其終生不歡,?!奔由衔掏樤诩孜鐟?zhàn)爭當中自私自利的表現(xiàn),使得慈禧看穿了翁同龢,,對其十分厭惡,。
從1898年開缺回籍到1904年去世,翁同龢的心情可謂十分沉悶,,但他的書法在這個時期卻突飛猛進,,“日臨漢碑帖數(shù)十字”,“以習八分及六法自娛”,。上門求墨寶的人很多,,他都盡可能給予滿足,時不時還乘興畫上幾筆,。
這個搞政治的書法家活到最后還是沒能得到朝廷的平反,,于1904年郁郁而終,留給世人的只有他那些字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