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簽: | [中共] |
11月13日,,王明,、博古聯(lián)名向中央寫信,在批判李立三的錯誤路線之后,,指責三中全會沒有充分揭露李立三路線的本質,,中央政治局沒有采取必要的措施,,迅速傳達國際路線。
第一封聯(lián)名信發(fā)出四天后,,王明,、博古急不可待地向中央發(fā)出第二封信,要求中央“正式公開宣布立三路線的實質”,,“宣布他們與立三爭論的真相”,。
如果說在第一封聯(lián)名信中,王明和博古只是想搶在別人之前打出擁護國際路線,,反對“立三路線”和調和主義的旗號,,那么在第二封信中,他們已經開始把自己樹成反對“立三路線”的“英雄”了,。
起初,,中共中央并不怎么在意,以為這只是王明等人拒絕前往蘇區(qū)的托辭,。當接到共產國際“十月來信”之后,,才開始感到問題的嚴重性。
中央政治局接連召開會議,一方面承認三中全會沒有嚴肅揭露李立三的路線錯誤,,是一種調和態(tài)度,;另一方面,認為在當前環(huán)境下,,這個問題不宜擴大討論,,以免妨礙正在實行的工作轉變并造成黨的分裂。
顯然,,中央在接受十月來信基本精神的同時,,仍在維護三中全會制訂的路線。
政治局順便討論了王明,、博古的兩封來信,。周恩來認為這兩封來信在中國革命根本問題上同李立三沒有原則分歧,只是在一些小枝節(jié)上糾纏不休,;批評他們這樣做不是為了鞏固黨,,而是反對三中全會以后的黨中央,,這與國際來信并沒有相同之處,。
針對王明等人先于中央知道國際來信,不但不報告中央反而以突然襲擊方式向中央發(fā)難的作法,,瞿秋白直截了當地指出:“這不是幫助中央,,而是進攻中央?!?/P>
王明,、博古向中央寫信后,不但沒有實現自己的目的,,反而受到中央批評,。他們開始散布對中央的不滿情緒,向中央展開了新一輪進攻,。
12月1日,,周恩來在中央機關工作人員會議上,批評王明,、博古拒絕去蘇區(qū)工作的做法,。12月6日,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周恩來對王明等人再次提出嚴肅批評:政治意見可以發(fā)表,,但不可妨礙工作。
相關新聞
- · 于光遠對華國鋒的印象:他實在太膽小了(圖)
- · 政治開放:中共領導人后代媒體“亮相”漸多(圖)
- · 中共紀檢歷史展:1933年貪污500元判死刑(圖)
- · 名門之后:葉劍英元帥最寵愛的漂亮孫女(組圖)
作者:
熊廷華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