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海勝
費俊龍:失重的感覺很奇妙,,這是唯一不能在地面上進(jìn)行模擬的,。有點像游泳,又像氣球一樣隨意飄浮,,用一點外力就能飄很遠(yuǎn),。一位德國同行問我還想不想飛,我說,,這種感覺很好,,我還想飛!
聶海勝:失重帶給我們?nèi)碌纳?,吃喝拉撒睡,,都是不一樣的體驗,。我發(fā)現(xiàn),,剛進(jìn)入太空時,特別想吃辣的,、帶蒜蓉的東西,。如果下次飛行能把新鮮水果帶上飛船,味道肯定特別好,!
費俊龍:“漂”在空中,,肌肉是不受力的。從天上回來后,,雙腿要重新承受地球重力,。我們剛落地的時候,腿使不上勁,,好像不知道該怎么使勁了,。過了1個多月,才完全適應(yīng),。
記者:有沒有留下遺憾,?
楊利偉:如果說有遺憾的話,就是時間太短了,。我只飛1天,,這個機會太難得了,時間是用秒和分來計算的,。所以我一共只睡了半個小時,,其他時間都盡可能用來體驗太空生活。
費俊龍:我拍的照片太少了,。而且,,因為背景太暗,沒能拍下繁星滿天的情景,。下次有機會的話,,我一定要補上!
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漂”著的
楊利偉:一旦飛出測控區(qū),,我就做各種失重實驗
費俊龍:我一連做了4個前滾翻,,很舒服
聶海勝:進(jìn)入太空后,身體突然失重,、造成方向錯覺
記者:我們看到航天員在飛船里做穿艙等動作,,這些都是工作的一部分嗎?
楊利偉:是的,,太空中的所有行為既是生活,、又是工作。我們的一個重要任務(wù)就是體驗太空飛行給自己帶來的影響以及微重力情況下人在操作,、工作,、生活中的特點,為后續(xù)任務(wù)提供依據(jù),。
記者:聽說費俊龍翻的那個跟頭是“自選動作”,?
費俊龍:飛到第3天,,我想要做些什么,讓大家知道我們適應(yīng)了失重,、生活得很愉快,。我知道國外航天員在空間站做過前滾翻,于是就試著蜷曲身體向前翻,。太空中翻跟頭比地面容易,,因為人本身處于飄浮狀態(tài),但要沿著自己的軌跡,、控制姿態(tài)在原地轉(zhuǎn),,還不能碰著飛船和其他物品,也得格外小心,。我一連做了4個前滾翻,,很舒服。這說明中國航天員跟國際同行一樣出色,,也說明我們在地面上針對前庭功能進(jìn)行的訓(xùn)練是有效的,。
相關(guān)閱讀: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