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簽: | [開國元勛] |
張琴秋
在去鄂豫皖根據(jù)地的路上,張琴秋和沈澤民化裝成巨商夫婦,。一個是西裝革履的瀟灑闊老板,,一個是雍容華貴的闊太太。1931年5月上旬,,他們來到鄂豫皖蘇區(qū)的中心金家寨,。在鄂豫皖蘇區(qū),,張琴秋任培養(yǎng)干部彭(湃)楊(殷)軍事政治學校政治部主任。張琴秋化裝剛來到鄂豫皖蘇區(qū)時,,大家都說沈澤民帶來一位漂亮的夫人,,對這個洋學生出身的女人能否當好軍校政治部主任還有懷疑。但每天早上軍號一響,,張琴秋總是第一個來到操場,,腰束皮帶,斜掛短槍,,英姿勃勃,。當時紅軍女戰(zhàn)士屈指可數(shù),而女指揮員就更是鳳毛麟角了,。張琴秋能以非常標準的軍人姿態(tài)和響亮的口令使大家感到驚嘆,。進行政治動員時,她豐富的政治理論知識和雄辯的口才更令人信服,。早在莫斯科中山大學時,,張琴秋便預見到回國可能帶兵,她不僅在校內(nèi)的隊列訓練中非常認真,,還同男人一樣在夏季去搞野戰(zhàn)演練,,從摸爬滾打一直學到連、營,、團的戰(zhàn)術指揮,。
到了1932年秋,在蔣介石二十萬大軍的“圍剿”下,,鄂豫皖蘇區(qū)第四次反“圍剿”失敗,。在決定紅軍的行動方針的黃柴畈會議上,張國燾,、徐向前,、陳昌浩等領導人都贊成紅軍主力跳出鄂豫皖根據(jù)地,越過平漢線,,跳出敵人的包圍圈,,伺機殲敵后再返回根據(jù)地。但沈澤民卻不愿走,,主張分散打游擊,,表示要留下來堅持斗爭。他說:“我是蘇區(qū)的省委書記,,我的崗位在蘇區(qū),,我不能離開我的崗位。我的職責是和蘇區(qū)人民在一起,堅持武裝斗爭,,保衛(wèi)蘇區(qū),,保衛(wèi)革命勝利果實?!鄙驖擅袷芡趺鞯挠绊?,思想較“左”,對工作滿腔熱情,,卻缺乏領導經(jīng)驗和軍事斗爭經(jīng)驗,。徐向前后來在自己的回憶錄《歷史的回顧》中談到沈澤民時說:“他是沈雁冰同志的弟弟,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工作熱情積極,,是個好同志,但在軍事上一竅不通,,又缺乏領導經(jīng)驗”,;“一些領導同志害了‘左’派幼稚玻像沈澤民同志是好人,但‘左’得很,?!?/P>
在沈澤民的堅持下,張國燾最后同意他留在鄂豫皖根據(jù)地堅持斗爭,。此時已擔任七十三師政治部主任(師長為后來成為共和國大將的王樹聲)的張琴秋隨大部隊轉(zhuǎn)移,。由于長期的勞累,而營養(yǎng)又不良,,沈澤民的肺病復發(fā)了,。經(jīng)常吐血不止,這讓張琴秋非常擔心,。大部隊轉(zhuǎn)移前,,張琴秋與沈澤民依依惜別,成了他們一生中見的最后一面,。張琴秋要沈澤民先去上海治療肺病,茅盾也這樣說,,但沈澤民不肯離開蘇區(qū),。主力紅軍轉(zhuǎn)移后,在敵人的嚴密“圍剿”下,,留守部隊的處境十分艱難,。沈澤民又感染上了瘧疾,生命垂危,。1933年11月30日,,沈澤民病逝,享年33歲。
1963年4月15日,,沈澤民的遷葬追悼儀式在湖北紅安隆重舉行,。張琴秋攜女兒瑪婭參加了遷葬儀式。抱著沈澤民的墓碑,,張琴秋不禁潸然淚下,。在回顧沈澤民時,張琴秋曾深情地說:“澤民同志是我一生中的良師益友,。通過他,,使我找到了黨。從此,,把我引上了革命道路,,救出了我這條溫柔的、又好似迷途的羔羊,。否則,,像我這樣的人,至多不過當一名賢妻良母罷了,。沒有黨的引導和幫助,,決不會走上革命道路。這是我永遠也忘懷不了的,?!?/P>
出任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主任
1932年11月間,在紅四方面軍翻越巍巍秦嶺,,進入關中平原前夕,,張琴秋被正式任命為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主任。這也是土地革命時期乃至整個戰(zhàn)爭年代,,女戰(zhàn)士在我黨軍隊中所擔任的最高職務,。從這個意義上說,稱張琴秋為紅軍唯一的女將領毫不為過,。徐向前在《歷史的回顧》中談到張琴秋的政治工作時說:“張琴秋同志任方面軍總政治部主任(原為七十三師政治部主任),,沿途開展政治宣傳工作認真積極,起了很大的作用,?!?/P>
紅四方面軍主力撤離鄂豫皖長途西進轉(zhuǎn)移,無疑是一個重大行動,。張國燾卻以保密為由,,事先既不在領導層中研究商討,進行中又不向指戰(zhàn)員解釋,。他的這種家長式作風引起了廣大指戰(zhàn)員的極大不滿,。同時,指戰(zhàn)員們都希望盡快結(jié)束這種無根據(jù)地的盲目流動。12月初,,當部隊西行至陜南城固縣小河口鎮(zhèn)停下來以后,,各種意見都出來了。紅四軍政委余篤三和四方面軍總部的干部王振華,、朱光等私下醞釀著,,要到中央告張國燾的狀。一天,,張琴秋與曠繼勛,、余篤三、劉杞,、王振華,、朱光等幾個人便請教威信很高的鄂豫皖根據(jù)地領導人曾中生。曾中生很理智,,說向中央反映情況固然好,,可江西距此遙遙幾千里,怎么個去法,?況且,,即使到了中央,中央會不會聽,,還是個未知數(shù),。鑒于此,曾中生建議不如寫一份意見書,,由他送張國燾,。大家覺得這是個好辦法。于是,,曾中生根據(jù)大家的意見,,寫了份材料,準備交給張國燾,。同時,,大家又推舉張琴秋去做紅四方面軍總政委陳昌浩的工作,以爭取得到他的支持,,畢竟他們是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同學,,關系較為密切。張琴秋將大家的意見向陳昌浩說了以后,,陳昌浩立即報告了張國燾。
張國燾得知這一情況后,,為了應付這些同志的要求并緩和部隊的不滿情緒,,于12月8日在小河口召開了師以上干部會。會上,張琴秋和到會的其他同志,,都對張國燾的軍閥主義和家長式作風提出嚴肅的批評,。并要求立即停止向西轉(zhuǎn)移,迅速在川陜鄂一帶創(chuàng)建根據(jù)地,,盡快把今后的行動方針告訴中央,。張國燾對提意見的同志懷恨在心,伺機打擊報復,。
在廣大指戰(zhàn)員的浴血奮戰(zhàn)下,,紅軍以勢如破竹之勢挺進川北,建立了川陜革命根據(jù)地,,革命形勢有了很大的好轉(zhuǎn),。張國燾對于在小河口會議上給他提過意見的人卻一直懷恨在心,此時他認為打擊報復的時機已經(jīng)到來,,開始大規(guī)模的“肅反”運動,,陸續(xù)將曾中生、余篤三,、曠繼勛等人殺害,。張國燾一天突然找張琴秋談話,要她揭發(fā)曾中生等人的“右派”活動,,并交代與他們的關系,。張琴秋實事求是地談了小河口給張國燾提意見一事的經(jīng)過,在《我的聲明書》中說:“我曾經(jīng)同李特同志談國,,我們總覺得這樣將部隊開跑,,領導上總是不正確的?!睆垏鵂c見她態(tài)度強硬,,拒不認錯,于1933年春撤了張琴秋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主任的職務,,派她到紅江縣(今通江的涪陽壩)擔任縣委書記,。她也是川陜蘇區(qū)的第一位女縣委書記。當時,,有不少人都為張琴秋的撤職而不平,。但她卻剛正不阿,對于張國燾的打擊,,從不屈服,。她胸懷寬廣,一切以大局為重,,她認為只要是黨的工作,,干啥都行,。她接到通知后,二話沒說,,打起背包就走上了新的崗位,。
您可能對這些感興趣: |
|
相關新聞
作者:
何立波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