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歷史 > 歷史研究 > 正文 |
|
相關(guān)標(biāo)簽 | [毛澤東] [文革] [陳云] |
1954年,朱德,、毛澤東,、陳云、周恩來在中南海紫光閣
值得后人思考的是,,當(dāng)時中央常委的人除毛澤東外,,為什么沒有“都是彭德懷呢”?難道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云,、鄧小平都是在明哲保身嗎,?為說明問題,我們不妨回顧一下彭德懷在廬山上書,,受到毛澤東嚴厲批評后的情景,。
彭德懷說:“第二天,即24日上午,,有兩個同志來到我處。問我考慮好了沒有,?我說,,我寫給主席的信,是根據(jù)國內(nèi)某些具體情況和廬山會議的情況寫的,,并沒有什么準(zhǔn)備和懷有什么陰謀目的……他們又說:‘不能單從信的方面來看,,而要從如何對全局有利著想?!麄儾⒁詿崆楹图拥男那檎劦?,‘要拋開信的本身,從全局利益來檢討,?!劻藘蓚€多小時,熱淚盈眶而別,,感人至深,?!?/P>
金沖及主編的《劉少奇?zhèn)鳌分姓f,在1964年12月的一次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就當(dāng)前農(nóng)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要解決的主要矛盾,,劉少奇談了與毛澤東的不同看法,受到毛澤東的多次嚴厲批評,。黨內(nèi)不少人感到憂慮,。朱德、賀龍等找劉少奇,,“希望他顧全大局,,要謹慎,要尊重毛澤東”,。劉少奇接受大家的意見,,主動找毛澤東作自我批評。
對1958年毛澤東在南寧會議上嚴厲批評1956年的反冒進,,上綱為“政治問題”,,周恩來從南寧會議、成都會議到八大二次會議,,不得不痛苦地一再檢討,。
以上三例,說明一點:不管毛澤東的意見正確與否,,其他領(lǐng)導(dǎo)人的不同意見都只有檢討的份,。維護毛澤東個人的權(quán)威,就是維護“大局”,,就是維護“黨的利益”,。
編輯:
唐毓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