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歷史 > 正文 |
|
相關(guān)Tag | [長征] |
山頂,,至今佇留英魂
順利通過夾金山只是紅軍過雪山的一個序幕,。從四川盆地到松潘草地之間的幾個紅軍墳,默默地證明著紅軍此后更為艱難的道路,。
在長征中,,紅一方面軍先后翻越了夾金山、夢筆山,、雅克夏山,、昌德山、打古山等5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紅二方面軍在三大主力紅軍中最晚進入雪山地區(qū),,翻越的雪山卻最多。先后翻越了哈巴雪山(玉龍雪山),、大,、小雪山、扎拉亞卡山,、海子山、馬巴亞山,、惡熱山,、麥拉山、甕水,、邯坡等二十多座雪山,。紅四方面軍是最早踏入雪山地區(qū)的部隊,由于曾三次跋涉雪山草地,,在雪線以上區(qū)域停留時間最長,。紅橋山、夾金山,、夢筆山,、雅克夏山、昌德山,、打古山,、黨嶺山、巴郎山,、鷓鴣山等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累計翻越雪山超過20次。
1952年7月,,駐扎在雅克夏雪山的解放軍部隊在營地附近發(fā)現(xiàn)了排列整齊的12具遺骨,。這些遺骨全部頭南腳北排列,且間距相等,保存完整,,看不出任何斷裂和槍傷的痕跡,。當時,這支部隊的一位負責人正是當年爬過雅克夏雪山的老紅軍,,他根據(jù)已經(jīng)風化變脆的軍裝和散落在骨架旁的皮帶環(huán),、銅扣等等遺物認出,這12具骨架就是紅軍戰(zhàn)士的遺骨,。
后來查明,,這支紅軍隊伍是紅二、四方面軍建制的一個班,,他們在甘孜會師后,北上翻越雅克夏山,,夜里在山頂宿營。海拔4443米的雅克夏山山頂?shù)目諝夥浅O”?,這一個班的紅軍戰(zhàn)士躺下之后就再也沒有起來,,全部由于缺氧窒息而亡,。
解放軍戰(zhàn)士們把這12具紅軍戰(zhàn)士的遺骨收殮起來,在距山頂100米的一處山凹中造墳立碑,。
在雅克夏雪山腳下的黑水城郊,佇立著一座更大規(guī)模的紅軍烈士墓,。這里長眠著1935年6月至1936年8月,,紅軍三個方面軍長征途經(jīng)黑水城時犧牲和凍餓而死的烈士遺骨,。長眠在這片土地上的紅軍戰(zhàn)士,,有將近一萬人,。他們的家鄉(xiāng)遍及全國十多個省區(qū),,年齡最小的僅有15歲,最大的也不過24歲,。據(jù)當?shù)氐睦先嘶貞?,直?0世紀70年代,,雪山上還時常能見到一堆堆的白骨和被丟棄的手榴彈。
與雅克夏雪山相隔數(shù)百公里的黨嶺雪山上,,也保存著一座紅軍墳,。它是中國海拔最高的紅軍墳墓,。1936年2月中旬,,四方面軍翻越了黨嶺山,,同時創(chuàng)造了紅軍在最寒冷的季節(jié),、爬得最高、路程最遠的一次翻山紀錄,。
黨嶺山是折多山脈的主峰,海拔5596米,上下山約200里路,,四方面軍站在山腳的時候,當?shù)匾归g氣溫在零下三十攝氏度左右,,白天也都在零度之下,,但很多紅軍卻穿著單衣,,有的人甚至光著腳,。
上山時,,即使是最頑強的挑夫也累倒在雪地上再也爬不起來,。先頭連隊根據(jù)向?qū)У闹更c,,用刺刀或鐵鍬在陡峭堅硬的雪地上挖出一些踏腳孔,,大家緊緊跟隨著前進。四肢早已被凍得沒有了知覺,,腳被凍裂,,一路上留下斑斑血跡,。
高度嚴寒和極度缺氧中,有的人頭暈目眩渾身無力,不自覺地停下歇一歇,,結(jié)果永遠躺倒在雪山懷抱里。
現(xiàn)在,,山頂上的紅軍墳沒有墳頭,,沒有墓碑,,甚至連一點紅軍的痕跡都見不到,,卻經(jīng)常有當?shù)匕傩丈仙絹砑腊?,環(huán)繞的經(jīng)幡和哈達成了山頂一道獨特的風景。(唐錚,、趙耕)
編輯:
hun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