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歷史 > 正文 |
|
相關(guān)Tag | [核武器] |
4年之后悄然撤離
最早進駐臺灣的屠牛士導彈部隊是美國空軍第24戰(zhàn)術(shù)導彈中隊(1957年3月-1958年7月),第17戰(zhàn)術(shù)導彈中隊(后來改稱868戰(zhàn)術(shù)導彈中隊)則于1957年11月底增援進駐臺灣,。前述提及美國國防部文件顯示,屠牛士導彈核彈頭開始在臺部署時間為1958年1月,,顯示駐臺的屠牛士導彈并非一開始就配備核彈頭,,因此操作配有核彈頭屠牛士導彈的單位應是第17戰(zhàn)術(shù)導彈中隊。
臺南空軍基地的屠牛士導彈部隊在美軍指揮系統(tǒng)上隸屬于1955年6月成立的駐臺美國第13航空特遣隊管轄,,并歸美軍協(xié)防司令部指揮,。所使用的屠牛士導彈是較新型的TM-61C。按照美軍當時的編制,,每個中隊共有6個發(fā)射架,、配備25枚導彈。每個發(fā)射架有2個發(fā)射小隊,。
屠牛士導彈在駐臺后于1958年3月25日首次對媒體公開展示,,當天展示的科目為導彈發(fā)射操作,把導彈從機堡里運出來直到準備發(fā)射完成,,共需45分鐘,。雖然駐臺屠牛士導彈試射都不公開,但美軍也利用公開展示屠牛士導彈的機會傳達美國協(xié)防臺灣的決心,。
基于《臺美共同防御條約》,、“臺灣決議案”暨二次《臺美聯(lián)合公報》對臺灣安全的承諾,美國在50年代大量軍援臺灣,,提供臺灣軍方噴射戰(zhàn)斗機,、響尾蛇導彈、勝利女神導彈等美軍現(xiàn)役武器,,因此當屠牛士導彈進駐臺灣后,,即有屠牛士導彈會移交給臺灣軍方的傳言。
1958年10月制造屠牛士導彈的馬丁公司完成屠牛士導彈改良型TM-61B的研發(fā),即TM-76“錘矛”(Mace)導彈,,并從1959年開始取代屠牛士導彈,。11月23日美聯(lián)社報道,已進駐德國的錘矛導彈可能派駐臺灣,、韓國,,甚至進駐菲律賓。不過當時美軍協(xié)防司令部對這項消息不予證實,。
由于美國并未考慮以錘矛導彈取代駐臺的屠牛士導彈,,加上1961年6月美國錘矛導彈進駐沖繩。錘矛導彈射程1300公里,,可涵蓋大陸華中,、華南及華北沿海一帶的軍事基地、重要城市及工業(yè)中心,。另外,,清泉崗空軍基地也陸續(xù)擴建完成,美軍B-52重型轟炸機隨時可進駐臺灣,,反應能力和打擊范圍遠遠超過屠牛士導彈,。由于屠牛士導彈的威嚇功能已不存在,因此美國在1962年6月撤離駐臺的屠牛士導彈,。
文獻記載語焉不詳
美國1960年至1974年間在臺南空軍基地部署核彈的情形,,外界所知非常有限。美國《原子學家》學報1999年11,、12月號指出,,美國總統(tǒng)艾森豪威爾任內(nèi),美國在臺灣部署兩種核武,,一是裝載核彈頭的屠牛士導彈,,另一則是儲存在臺南空軍基地的戰(zhàn)術(shù)性核彈,到艾森豪威爾任期快結(jié)束時,,美國在臺灣部署了約一打的核武,,這是目前曾提到美國在臺部署核武數(shù)量的唯一文獻。不過這12枚核武是否包括屠牛士導彈使用的核彈頭和后來是否有增減,,就不得而知,。
至于美軍在臺部署的核彈種類,1974年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的《8·23戰(zhàn)役文獻專輯》一書中曾提到,,1958年2月25日,美國在臺構(gòu)筑完成MK-7核彈貯藏庫,。書中雖未提到MK-7核彈貯藏庫的地點,,但對照美方檔案可確定就是在臺南空軍基地,。配屬駐臺美軍部隊的MK-7核彈,應是戰(zhàn)機使用的戰(zhàn)術(shù)性核彈,。
至于屠牛士導彈使用的核彈頭為W-5,,是由MK-5核彈研改而來的,共生產(chǎn)65枚,,1954年7月開始部署屠牛士導彈,,1961年7月至1963年1月陸續(xù)除役。
另外,,根據(jù)美國國家檔案局解密文件顯示,,美國將核彈和分遣隊從臺南空軍基地撤走后,,1974年9月美國空軍原本想在臺南空軍基地留駐300人,,但美軍高層認為不符合成本效益,于是美國空軍只好將留駐人員減至75人,,但仍被認為太多要求減至20人,。
1960年至1974年,美國空軍曾在臺南空軍基地派駐一分遣隊,,而部署在臺南空軍基地的核彈,,就是供這支分遣隊進行核打擊任務使用的。1960年美軍還曾在臺南空軍基地興建機棚和宿舍,,以方便分遣隊進駐,。
駐臺南空軍基地分遣隊主要是由菲律賓克拉克空軍基地的美國空軍聯(lián)隊派遣。臺南空軍基地的美國空軍分遣隊共配屬4架戰(zhàn)機,、6名飛行員和相關(guān)人員,。4架待命機中有2架負責核子打擊任務,日夜都保持4名飛行員警戒待命,,2名休息的狀態(tài),。
駐臺南空軍基地的美國空軍分遣隊核打擊目標到底是哪些地方?目前尚無公開資料可查詢,。不過根據(jù)冷戰(zhàn)時期美國駐韓國全羅北道群山空軍基地F-100D戰(zhàn)機的核打擊目標為蘇聯(lián)的海參崴,、大陸的青島和天津來推斷,分遣隊使用F-100D和F-4C戰(zhàn)機的核打擊范圍應不會超過屠牛士導彈射程,,即以福建,、江西、浙江和廣東一帶的大陸軍事目標為主,。
從屠牛士導彈進駐臺南空軍基地后,,美軍即在臺南空軍基地派駐6214安全警衛(wèi)中隊,下轄614支援大隊,,負責屠牛士導彈,、分遣隊戰(zhàn)機,、核彈的警衛(wèi)和相關(guān)后勤支援工作。
既然美國已在臺派駐配備有核彈頭的屠牛士導彈,,為何還要在臺南空軍基地興建核彈貯藏庫部署核彈呢,?這個問題無公開資料記載,最合理的解釋為屠牛士導彈發(fā)射程序過長,,無法立即反應,,因此還要部署戰(zhàn)機掛載核彈,才能擔負快速核打擊任務,。而1962年屠牛士導彈撤離臺南后,,駐臺南空軍基地的美國空軍分遣隊就成為美國在臺的唯一核打擊武力。
編輯:
hun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