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經(jīng)濟要超越政治
蕭萬長赴美國展開“微笑友誼之旅”創(chuàng)下紀錄,。他認為臺灣的困境在于自閉,,越來越邊緣化,呼吁所有臺灣人站出來救臺灣,。他認為,,經(jīng)濟問題要用經(jīng)濟方法來解決。
鳳凰資訊 > 軍事 > 鄰邦掃描 > 正文 |
|
相關(guān)標簽 | [中日關(guān)系] |
北洋海軍“致遠”艦軍官水兵與外國顧問合影
事后中日雙方通過外交和司法的途徑進行了長達幾個月的談判,,開始日方態(tài)度強硬,,中方也不甘示弱,甚至在中方談判者中有人提出“撤使絕交,、以兵相脅”的主張,,談判最后延至1887年2月雙方在英、德公使的調(diào)停下彼此讓步才算達成協(xié)議:稱這次沖突是語言不通,,彼此誤會,沒有追究責任和是非,,對死傷者各給撫恤:軍官,、警官的恤金每人6000元,水兵,、警察恤金每人4500元,。水兵因傷殘廢者每人2500元。由此核算日方共付恤款52500元,,中方共付恤款15500元,,此外長崎醫(yī)院的醫(yī)療救護費2700元由日方支付。
在交涉中李鴻章深信此事錯在日本:“長崎之哄,,發(fā)端甚微,。初因小爭,,而倭遂潛謀報復(fù),,我兵不備,,致陷機牙。觀其未晚閉市,,海岸藏艇,,巡捕帶刀,皆非向日所有,,謂為挾嫌尋釁,,彼復(fù)何辭?”是非曲直顯然,,中國“斷無不堅持到底之理”,,而“日人自知理短,斷不敢再生事端,,貽人口實”,,通過據(jù)理力爭總算為國人挽回了一點面子。
“長崎事件”雖然得以和平了結(jié),,但在日本當局的挑動下其民間的反華,、仇華、排華的情緒卻因此被煽動起來,。日本朝野的軍國主義思想越來越濃厚,,當時深受刺激的日本海軍由此出現(xiàn)一句流行話:“一定要打勝‘定遠’?!痹谲妵髁x思想蠱惑之下,,甚至連天真幼稚的小學(xué)兒童也開始玩起了打擊中國軍艦的游戲:即把孩子分成兩組,一組扮成中國艦隊,,另一組扮成日本艦隊,,進行捕捉“定遠”、“鎮(zhèn)遠”的戰(zhàn)斗游戲,。
李鴻章把北洋軍艦送到日本修理本來就含有威懾的意圖,,卻沒想到竟如此深深地刺激了日本人的民族心理,日本朝野拼命發(fā)展海軍的狂熱情緒也由此被煽動起來,。日方鑒于清朝軍艦“定遠”號,、“鎮(zhèn)遠”號外觀新穎,威力強大,,深感力不從心,,從此之后不斷增加對海軍的投入,加強艦隊建設(shè),,務(wù)期超過中國,。1887年3月天皇下令從內(nèi)庫撥款30萬元作為海防補助費,全國的貴族和富豪無不為天皇資助海軍建設(shè)的行為而感動也都競相為海防捐款,,至9月底捐款數(shù)就達到103.8萬元,,這些資金全被用作擴充海軍軍備,。1888年和1890年日本又提出第七次和第八次海軍擴張案,這兩次擴張案共購買或建造了“千代田”號(2439噸),、“吉野”號(4160噸),、“秋津洲”號(3172噸)巡洋艦、“八重山”號(1584噸)通報艦,。
編輯: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