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經(jīng)濟要超越政治
蕭萬長赴美國展開“微笑友誼之旅”創(chuàng)下紀錄。他認為臺灣的困境在于自閉,,越來越邊緣化,,呼吁所有臺灣人站出來救臺灣。他認為,,經(jīng)濟問題要用經(jīng)濟方法來解決,。
鳳凰資訊 > 軍事 > 鄰邦掃描 > 正文 |
|
相關標簽 | [中日關系] |
日本海軍“吉野”艦軍官合影
7月1日抵達神戶,艦隊在此加煤添水后按預定計劃直駛橫濱,。7月5日下午3時抵達橫濱港,,北洋艦隊隨著旗艦“定遠”發(fā)出的旗號變換隊形駛進港口,“定遠”艦鳴21響禮炮向日本海軍致禮,,日本海軍方面負責接待的“高千穗”艦也鳴21響禮炮作答,,當時停泊于港中的英、美軍艦皆鳴13響禮炮向丁汝昌和北洋艦隊致敬,,一時間禮炮轟鳴,,此起彼伏,。
7月8日《東京朝日新聞》以“清國水兵現(xiàn)象”為題報道了觀看北洋艦隊的感受:“登上軍艦,首先令人注目的是艦上的情景,。以前來的時候,,甲板上放著關羽的像,亂七八糟的供香,,其味難聞之極,。甲板上散亂著吃剩的食物,水兵語言不整,,不絕于耳。而今,,不整齊的現(xiàn)象已蕩然全無,;關羽的像已撤去,燒香的味道也無影無蹤,,軍紀大為改觀,。水兵的體格也一望而知其強壯武勇。惟有服裝仍保留著支那的風格,,稍稍有點異樣之感,。軍官依然穿著綢緞的支那服裝,只是袖口像洋人一樣飾有金色條紋,。褲子不見褲縫,,褲襠處露出縫線,看上去不見精神,。尤其水兵的服裝,,穿著淺藍色的斜紋布裝,幾乎無異于普通的支那人,。只是在草帽和上衣上縫有艦名,,才看出他是一個水兵?!比毡居浾叩挠^察只停留在表面,,不久有經(jīng)驗的日本軍官則看出了北洋艦隊的缺陷:大炮沒有擦干凈,,并且像洗衣坊一樣晾曬衣服,,這說明北洋艦隊在軍械保養(yǎng)以及軍紀方面存在著嚴重的問題。(注,,關于此說法,,文后有專文駁斥)
日本方面對清政府北洋艦隊的到來竭盡禮儀之能事,所到之處或禮炮致禮,,或夾道迎接,,在各種場合都表現(xiàn)得“禮意其隆”,,希圖以此表達對華的“親善”之意。7月9日日本方面還特地安排了天皇在東京接見了丁汝昌和北洋各艦管帶,,禮儀非常隆重,。7月10日日本外相夏本武揚在東京小石川的后花園舉辦游園會,招待北洋艦隊將領,。日本海軍方面也以招待會的形式招待北洋官兵,,特別是日本海軍大臣樺山資紀在“紅葉館”專門舉行了歡迎宴會招待中國海軍將領。
而清政府也表現(xiàn)出一個傳統(tǒng)禮儀之邦的風范作出了必要的答謝,,力表“兩國同文共域之邦交誼日親”,,并對兩國日增之友誼感到十分“欣悅”。7月16日丁汝昌在泊于橫濱港內的“定遠”旗艦上舉行招待會,,邀請了包括國會議員和記者在內的日本各界人士出席,。通過這一活動,北洋艦隊在禮貌地答謝日方接待的同時,,再次向日本人炫耀了它的威容,,但對日本來說又是一次很深的刺激。當日本朝野人士參觀完日本暫缺的7000噸級“定遠”,、“鎮(zhèn)遠”艦后普遍感到羞慚,,這兩艘軍艦鐵甲之厚、炮火之強極大震懾了日本人,,誘發(fā)了日本國內的驚恐情緒,。
編輯: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