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標簽: | [直升機] |
只有親身經(jīng)歷過才知道峽谷低飛需要極大的勇氣
新華網(wǎng)四川綿陽6月1日電(記者 肖春飛) 6月1日上午,,得知一架米-171直升機5月31日下午在汶川縣映秀鎮(zhèn)附近失事的消息,,分外震驚。當天下午,,記者正是乘坐同一機型的直升機,,從北川縣唐家山堰塞湖堤壩返回綿陽,。震驚之后,是對陸航官兵的哀傷與崇敬。
只有親身經(jīng)歷,,才知道駕駛直升機在川西北大峽谷中飛行,,是一件多么需要勇氣的事。
31日14時許,,記者在綿陽機場上了一架S-70型直升運輸機--也就是著名的“黑鷹”--前往唐家山堰塞湖堤壩,,螺旋槳轉(zhuǎn)動時,震耳欲聾,,記者要拍照,,坐在機艙口。
飛過綿陽郊區(qū)時,,下面是片片水田,,秧苗已經(jīng)插好,建筑基本保存完好,,看不出地震的創(chuàng)傷,,只有一條干涸的河流,提示著此行的目的——河的上游,,就是流經(jīng)唐家山的湔河,。5月12日大地震,山崩地裂,,唐家山山體滑坡,,將湔河堵塞,形成了一個懸在綿陽人頭上的可怕的堰塞湖,。
直升機向西北方向飛,,越靠近山區(qū),下面倒塌的房屋越多,,到處是山體滑坡,,地震在大山上豁開了道道傷口,綠色植被被摧毀,,翻出里面的黃色泥石來,。
大約飛行半個小時后,同機的部隊首長黯然對記者說:“下面,,就是北川縣城,。”往下一看,,大山夾峙間,,是一片廢墟,殘垣斷壁,,更多的是一堆瓦礫,,還有許多房子就埋在山體滑坡的下面。難以想像,,5月12日下午2點28分之前,,這還是一座生機勃勃的縣城,人們在勞動,、上課,、散步、聊天……大家都默默地往下看,,哀傷彌漫在小小的機艙內(nèi),。
直升機已在長而曲折的峽谷中飛行,機艙外就是被撕裂的大山,,一個山坡上,,有一頂孤零零的帳篷,一個男子站在帳篷外,,向飛機大幅度地揮手,。記者想站起身來拍照片,但差點摔倒,。后來飛行員說:這種“兩山夾一溝”的地形非常危險,,山區(qū)地形復(fù)雜,而且兩山之間空氣對流非常劇烈,。
終于到了唐家山堰塞湖堤壩壩頂,,飛機落地后,大家依次跳下來,,然后低著頭迅速跑開,,螺旋槳卷起的巨大氣浪一波波擴散開來,飛沙走石,,等著上機返回的武警水電部隊官兵都抱著頭蹲在地上,。
這里有一個簡易停機坪,官兵們稱之為“唐家山機場”,。這些天來,,這個停機坪的使用頻率絕對不亞于國內(nèi)一些中小機場。這個“機場”是在難以想像的艱苦條件下修建起來的,,武警水電一總隊作訓(xùn)科長陳忠文說,,5月21日、22日,,先后有25名官兵乘直升機到此,,當時下面一塊空地都沒有,直升機只能懸停,,官兵從2米高處跳下來,,在爛泥與碎石中摔跟斗,。原計劃有五架直升機送40名官兵以及補給進來,但天氣突變,,大霧彌漫,,只降下陳忠文等25人,最要命的是,,這25人只帶著鐵鍬,、十字鎬和風鉆,食品與飲水裝在其他直升機上,。
從22日到24日,,厚厚的云層一直低低地懸在唐家山上空,直升機無法下降,,這25人在采摘野果充饑的情況下,,硬是用手中簡陋的工具,修出了這個停機坪,。
相關(guān)新聞
- · 成都軍區(qū)一架執(zhí)行救災(zāi)任務(wù)的米-171直升機失事
- · 新型軍事裝備不是萬能的:救災(zāi)中技術(shù)過硬最關(guān)鍵
- · 中國唯一國產(chǎn)大型直升機直-8抗震救災(zāi)紀實(圖)
- · 俄計劃耗費3億美元研制米-54未來型直升機(圖)
編輯:
唐毓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