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視點 > 正文 |
|
相關(guān)標簽 | [80后] |
杭州市6所職業(yè)學校的10名學生近日給上海地鐵運營公司領(lǐng)導寫來一封信,,信封中夾帶著10元錢,,信上說:我們將(買票時)少買的金額寄還給貴公司。原來,,這10名學生在7月17日晚乘坐上海地鐵購票時,,買錯了票,出站時無法通過閘機,。由于不熟悉情況,,加上時間緊張,10人直接越過閘機出了站,?;刈〉睾笏麄儼l(fā)現(xiàn)是因為當時每人少買了1元車票才導致出不了站,于是大家一致決定:集體補上少交的錢,。(見7月29日《今日早報》)
據(jù)報道,,這封來信在上海地鐵運營公司引發(fā)較大反響。公司每天迎送100多萬人次乘客,,不時出現(xiàn)逃票,、漏票現(xiàn)象,而這10元補票款牽出的是10名杭州學生誠信為本的價值觀,。他們的故事讓不少人很是感動,。
一位經(jīng)濟學家說過這樣一段話:沒有誰必須要成為富人或成為偉人,也沒有誰必須要成為一個聰明的人,,但是,,每一個人必須要做一個誠實的人。
但在一些地方,,誠信教育的現(xiàn)狀并不樂觀,。今年3月,民革安徽省委公布的一項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小學生誠信優(yōu)于初中生,,初中生優(yōu)于高中生,。青少年隨著年齡增長,誠信反而出現(xiàn)負增長,,這種現(xiàn)象集中表現(xiàn)在“80后”青少年身上,。
有人說“80后”是“垮掉的一代”,其中重要的一條理由是說“80后”普遍缺乏基本的責任感和誠信意識,。的確,,考試作弊、簡歷注水,、欠助學貸款不還,,一些“80后”青少年把誠信當兒戲,甚至稱堅守原則的人是“傻子”,,這樣的現(xiàn)象影響著人們對“80后”青少年的整體評價,。客觀地說,,這并不只是“80后”青少年才有的問題,,而是社會誠信意識普遍缺失的一種折射。而杭州市6所職業(yè)學校的10名學生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告訴人們,,“80后”青少年并非“缺少誠信”的代名詞,。
我想,在這10名學生的背后站著一個龐大的群體,,包括他們的父母,、他們的老師,以及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的人,。我更希望這10名學生的行為能夠產(chǎn)生更大的影響力,,讓更多的人看到誠信的價值。這種價值來自于每個人對自身行為的反省,,來自于生活點滴中的堅守,,更來自于每一個榜樣的示范效應(yīng)。
如今許多企業(yè)在選擇員工的時候,,往往把“品德”的要求放在第一位,。在《給中國學生的一封信》中,微軟公司前高級副總裁李開復曾寫道:在與人品相關(guān)的各種因素之中,,誠信又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微軟公司在用人時非常強調(diào)誠信,我們只雇傭那些最值得信賴的人,。
筆者期待,,這10名學生在走上社會之后,,會有一個美好的前程。
延伸閱讀>>
作者:
陳才
編輯:
李新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