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視點 > 正文 |
|
按:此文為作者在華中師大講演稿的摘錄,據(jù)說溫總在同濟大學講演中至少有四處沿用了此文核心內容,,對此,,本網(wǎng)未能核實,,但此文確實值得推薦。
追尋缺失的大學精神之一
原編者按:
真正的大學精神何在,?
大學是人格養(yǎng)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搖籃,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撐,。蔡元培說,,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為囊括大典,,網(wǎng)羅眾學之學府。
按此標準,,今天,,大學需要反思。庸俗,、功利,、虛無侵蝕了大學學生及教員的思想。官僚本位、僵化學術機制以及對商業(yè)和技術的迷戀,,讓大學創(chuàng)造之源干涸,。
有人說,中國的大學已失去了脊梁,,泯滅了精神,,只余下赤裸裸的追名逐利。更有人說,,中國20多年來根本沒有大學,,有的只是一個“打工仔崗前培訓機構”。
本報特別策劃“追尋缺失的大學精神”系列,,追尋,、召喚逝去的大學人文精神。
文/姚國華
關注天空,,還是關注腳下,?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一個民族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一個民族只是關心腳下的事情,那是沒有未來的,。
中國到底有沒有真正的大學,?我的回答是,百年中國的絕大多數(shù)時候,,尤其是近20多年來,,并沒有一所真正的大學。真正的大學是什么呢,?我要講遠一點,。
孔子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他建立了一個學校,,通過它普及了一種理論,,世世代代傳下來。公元前5世紀前后,,世界上有幾大文明各自形成自己的經(jīng)典,把各自民族的文化用文字傳承下來,,于是全球進入了軸心時代,。今天,西方人之所以強大———他們后來超過其他所有的文明古國,,尤其在全球化時代,,一種強大的力量逼迫著其他文明去改變自己,去迎合它,這種力量從哪里來的,?是從大學來的,。
越是文明的社會,越是需要有一批專業(yè)學者來構造一個系統(tǒng)的理論體系,,成為所有社會成員的文化認同,。而這些有智慧的知識精英形成的共同體,就是大學,。
這樣的大學從什么時候開始呢,?
西方最早在柏拉圖時代,就建立一個叫Academy的東西,,柏拉圖的Academy要干什么呢,?西方人認為,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并不是最重要的,,它背后有一個抽象的能夠用數(shù)學,、用邏輯、用語言精確表達的Logos,,按今天的話,,一種規(guī)律、一種規(guī)則,,那才是萬物的根本,。只要把握了這個Logos,把握了萬物的規(guī)律,,你就把握了萬物,。這種柏拉圖的信念,也就是古希臘哲學的基本精神,。
這與其他思想不同,,尤其與中國人注重直覺與感性思維不同。中國的農(nóng)業(yè)文化相信,,我們的直覺,、感悟,我們在人和對象之間建立一種生動的,、感性的,、直覺的關系,這是中國人的特色,。而在柏拉圖時代,,他鼓勵他的學生去尋找萬物背后的邏輯、數(shù)學,、幾何學,,從這些抽象的理念,、概念里探索萬物的和諧秩序和規(guī)律。柏拉圖的這種智慧,,傳到亞里士多德,,傳到亞歷山大時期的科學,傳到羅馬時代的法律,,一直傳到中世紀的基督教神學,。
公元5世紀奧古斯丁的基督教第一次大綜合,把基督教由一個光是信仰的宗教,,變成了一個理性的宗教,,一個講道理的宗教?;浇淘絹碓侥軌蛑v道理,,講究嚴格的理論推理,于是就有了最早的大學,。兩個月前,,我去了西方第一所近代意義的大學,就是意大利的博羅尼亞大學,。這所最古老的大學,,有近一千年歷史,還力圖保持老樣子,,那些房子已經(jīng)非常老舊了,,實在撐不住,才搞一根水泥柱把它頂上,,一些殘垣斷壁也都很好地保護在街上,。這些大學干什么呢,要尋找上帝創(chuàng)造這個世界時賦予的規(guī)律,、規(guī)則,,一種抽象的道理,要尋找萬物背后的Logos,。
作者:
姚國華
編輯:
吳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