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人士1987年5月19日下午在國父紀念館前游行示威,展開“五一九行動”,吸引了不少看熱鬧的民眾,。
早在人民解放軍發(fā)起渡江戰(zhàn)役之后,蔣介石深感大陸敗局已定,,為防止不測,決心全力經營臺灣。蔣的嫡系愛將,、時任臺灣省主席的陳誠根據蔣的指示,,以臺灣政府與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的名義,于1949年5月19日宣布了“戒嚴令”,,在臺灣全島實施“戒嚴令”,。
“戒嚴令”規(guī)定:自5月20日起,除基隆,、高雄,、馬公三港口在本部監(jiān)護下仍予開放外,“其余各港一律封鎖嚴禁出入”,?!敖鋰馈睍r期規(guī)定的禁止事項是:
(1)“自同日起基隆、高雄兩港市每日上午1時起至5時止為宵禁時間,,非經特許一律斷絕交通,,其他各城市必要時,由各地“戒嚴”司令官依各地情形規(guī)定實行外,,暫不宵禁”,;
(2)“基隆高雄兩市各商店及公共娛樂場所,統(tǒng)限于下午12時前停止營業(yè)”,;
(3)“全省各地商店或流動攤販,不得有抬高物價閉門停業(yè)囤積日用必需品擾亂市場之情事”,;
(4)“無論出入境旅客均應遵照本部規(guī)定辦理出入境手續(xù),,并受出入境之檢查”;
(5)“嚴禁聚眾集會罷工罷課及游行請愿等行動”,;
(6)“嚴禁以文字標語或其他方法散布謠言”,;
(7)“嚴禁人民攜帶槍彈武器或危險物品”;
(8)“居民無論家居外出皆須隨身攜帶身份證,,以備檢查,,否則一律拘捕”?!缎戮幜▍⒄辗钆薪馊珪返?2頁,。
頒布“戒嚴令”的目的:一是防止人民解放軍渡海作戰(zhàn),二是為鎮(zhèn)壓島內的一切反對勢力,,以維持國民黨在臺灣的獨裁統(tǒng)治,。在軍、警,、憲,、特鐵桶式“戒嚴”體制的統(tǒng)治之下,臺灣人民集會、結社,、罷工等權利,,統(tǒng)統(tǒng)被禁止與取締。
自陳誠頒布“戒嚴令”之日起至1987年蔣經國宣布解除臺灣地區(qū)“戒嚴”,,“戒嚴”時間長達38年之久,,這不僅在世界范圍內是僅有的一例,也為陳誠所始料不及,。隨著整個世界局勢發(fā)生急劇變化,,島內民主力量迅速發(fā)展,臺灣社會結構發(fā)生重大變化,,社會各階層,,尤其是新興的中產階級,不滿意臺灣當局的軍事獨裁統(tǒng)治,,要求廢除“戒嚴令”的呼聲日益高漲,。在此大趨勢下,黨外勢力便將“解除戒嚴令”與開放“黨禁”作為反對國民黨的主要目標,。
專題推薦:臺灣民主之路
編輯:
傅文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