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鴻生(圖片來源:南方人物周刊 )
舊中國著名的“實業(yè)大王”劉鴻生的產業(yè)也隨著近代中國變動的政局而飄搖不定,。
他曾說:“中國之所以受氣,,是因為沒有工業(yè),,沒有科學,,因此就想利用口袋中的現(xiàn)鈔做點事”,。于是他相繼開創(chuàng)了一系列的民族企業(yè),。
20世紀20年代初,劉鴻生以自己的經(jīng)濟實力,,開始經(jīng)營火柴,、水泥、紡織,、碼頭等與民生攸關的實業(yè),,業(yè)績顯著。
1934年,,他兼并了長江沿岸7家中小火柴廠,,成立了大中華火柴公司。不久,,“大中華”的資本激增至365萬元,,年產火柴15萬箱,成為當時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火柴公司,,劉鴻生也被人們冠以“中國火柴大王”稱號,。并以此開始了“劉氏托拉斯”的夢想。
“劉氏托拉斯”也和同時代的民族企業(yè)一樣,,在政治的變動中風雨飄搖,。
20世紀30年代,劉因同意出任人人視為畏途的招商局輪船公司總經(jīng)理,,得罪了一批官商,。與此同時,他自己的“劉鴻記賬房”也陷入欠債危機,,當劉向曾經(jīng)許諾的宋子文求助時,,卻只得到了宋的嘲笑。
抗戰(zhàn)開始后,,住在上海租界的劉鴻生不僅擔當起了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副會長,,動員子女參加“八一三”淞滬抗戰(zhàn)愛國后援工作,在受到蔣介石家庭宴請后,,更是擔當起了向“大后方”提供物資援助的重任,。
劉鴻生積極部署在港、渝,、川東創(chuàng)辦火柴廠,、毛紡織廠,、火柴原料廠,冒著虎口奪食的危險,,派四子劉念智將浦東章華毛紡織廠的機器費勁千辛萬苦從上海運出,,輾轉緬甸仰光運抵陪都重慶。
然而在隨后籌款開工時,,劉鴻生卻遇到了無法解決的困難,,導致他大呼上當:“我這個昔日上海的大老板,如今倒成了他們的小伙計啦,!”
1949年4月,,他遠走香港,后來在周恩來的感召下,,毅然返回大陸,。1956年初,官方實行公私合營政策,,劉鴻生拿出其價值兩千多萬元的劉氏企業(yè)申請公私合營,。
同年10月1日,劉鴻生平靜地離開人世,。他告誡后人:“定息可以分取,,但不要多取,每人至多拿幾萬元,,拿多了對你們沒有好處,。其余的全部捐獻給國家,這是我對中國共產黨一點微小的表示,,也是我最后的囑咐,。”
作者:
吳琪
編輯:
譚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