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歷史 > 歷史文化 > 正文 |
|
潘知常認為,,三國亂世的根源是“失愛”,,文學的使命就應該去“補愛”,。而《三國演義》卻把造成亂世的根源歸結為“失德”,,因此就要“補德”,,這是極為荒謬的。
以《三國演義》為由頭,,央視“百家講壇”曾經推出易中天教授“品評三國”的專題,,迅速紅透大江南北。易中天用現代語言講述三國故事,,以通俗化的方式,,吸引觀眾 和讀者的注意,也引發(fā)了學術與暢銷書,、學者與大眾,、文化普及與文化娛樂化的爭論,。就在易中天“品”三國大紅大紫的時候,潘知常教授的足跡踏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100多所高校,、中學、企業(yè),,舉辦講座,,從美學的角度解讀《三國演義》,解讀《水滸傳》,、《西游記》,、《金瓶梅》,以精警獨到的觀點,,生動傳神的語言,,極富感染力的演講,對四大奇書進行剖析,,常常博得一片喝彩,,同樣贏得了較好的口碑。
潘知常認同學術的通俗化的觀點,,對易中天的“品”三國首先表示了敬意,,但同時,他也毫不客氣地發(fā)問:一個美學家為什么要放棄美學的眼光而在電視上去講故事,、去說書?因為潘知常發(fā)現,,無論是在《三國演義》,,還是在易中天的三國故事中,政治學“在場”,,經濟學“在場”,,博弈論“在場”,故事“在場”,,甚至娛樂“在場”,,美學卻一直是缺席的。這大約正是潘知常的痛心所在,,為此他決定不再袖手旁觀,。他表示“絕不沿襲目前盛行的講故事的套路,也絕不放棄美學的尊嚴,。這一切既是因為要尊重聽眾的水平,,不把聽眾當作兒童,也是因為要尊重美學的品位”,。
《三國演義》是一部文學名著,,因此從美學角度探討它才是最必須也最正當的角度,。在美學家潘知常眼里,文學應該是“愛”或“失愛”的見證,,《三國演義》所應表現的,,應該是亂世與人性之間的關系。而《三國演義》卻恰恰不是愛的演義,、美的演義,,不是人性的演義,而只是戰(zhàn)爭的演義,、暴力的演義,。它本應去解釋作為亂世的人性根源而存在的種種社會的病態(tài)、人性的病態(tài),,可它卻執(zhí)著于戰(zhàn)爭的描寫和對英雄的膜拜,,它寫打仗,寫的是“將”,,寫權術,,寫的是“相”,人不過是表演的道具,,沒有生命,,沒有表情,因此它所熏陶出來的讀者,,不可能離“美”更近,,而只能是亂世的繼承人和接班人。而在易中天那里,,當歷史成為故事,,亂世化為笑談,權術被津津樂道,,生命的關懷已經漸行漸遠,,更無論美學的追求了。
潘知常認為,,三國亂世的根源是“失愛”,,文學的使命就應該去“補愛”。而《三國演義》卻把造成亂世的根源歸結為“失德”,,因此就要“補德”,,這就把道德邏輯虛擬成了歷史的邏輯,是極為荒謬的,。因為“三國無義戰(zhàn)”,,三國亂世的各方諸侯沒有一方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他們所進行的不過是永無停息的“搶椅子”的千年游戲,我們長期以來所習慣的帝蜀寇魏的思維定勢不過是一種虛擬的道德快感,。比如,,《三國演義》所竭力描摹的正面人物形象如劉備,不過是打著一塊“道德”招牌,,將假仁假義偽裝到底的偽君子,,而“賢相”諸葛亮,不但一出山就成為了“戰(zhàn)亂首席設計師”,,他的窮兵黷武也正是蜀國首先滅亡的根本原因,。《三國演義》之中所謂的英雄不過是一群兇猛狡詐的動物,,在三國刀光劍影和鼓角爭鳴的天空,,人們看到的只是一群暴力的嗜殺人者,卻看不到一個有血有肉的生命,。
人性根源的準確把握,,是一部文學作品進入美學殿堂的起點。在潘知常由講座結集而成的新著《誰劫持了我們的美感——潘知常揭秘四大奇書》中,,作者懷著悲憫之心對四大奇書作了全新的評價,,他解讀每一個具體的生命,矯正我們的美學思維,,時有讓人耳目一新的觀點和評論,,尖銳、犀利,,還有一點兒不留情面的幽默,。如果把易中天講故事比作“娛樂學術”的甜酒,潘知常更像一味醒酒的釅茶,,味道馥郁,,養(yǎng)人肺腑,沁人心脾,。
只不過易中天已經紅了,,火了,,潘知常會如何呢,?
《誰劫持了我們的美感——潘知常揭秘四大奇書》潘知常著,學林出版社2007年7月版
作者:
王后法
編輯: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