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大陸 > 正文 |
|
相關標簽 | [通貨膨脹] |
中國通貨膨脹失控了嗎,?學者呼吁決策者警惕
中新社北京八月七日電題:中國通脹失控了嗎?
中新社記者于晶波
每至年中,,有關通脹,、通縮的討論便似乎成了中國經(jīng)濟學界的一道必答題。而今年,,這道必答題所受關注的程度之高,、討論范圍之廣則令人始料未及。
伴隨中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血壓”不斷升高,,部分學者的悲觀論調開始搶占輿論高地,,他們中的一些人認為,中國經(jīng)濟已在通脹風險的籠罩之下,,中國的通貨膨脹已經(jīng)開始失控,。而另外一些媒體則直截了當以“第三輪通脹高潮臨近”為題來形容當下情勢之緊迫。
這些借助于媒體升級放大的悲觀論調其實并非空穴來風,。
伴隨內(nèi)地越來越多的食品,、日用品加入漲價行列,“漲價年”的輪廓正在民眾抱怨的聲浪中日漸清晰,。反應迅速的投行已紛紛調整通脹預期,,它們中的多家機構認為,剛剛過去的七月CPI升幅會爬升至百分之五的階梯,。
中國的通貨膨脹真到了失控的邊緣了嗎,?
就當下中國的情勢客觀而言,這樣的判斷其實多少有些危言聳聽,。
在國家信息中心專家高輝清看來,,盡管時下中國漲聲四起,但尚屬結構性通脹,,從當前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狀況看,,不存在商品價格總體持續(xù)上漲的條件。
眼下中國物價勾勒的上升曲線亦證明高輝清所言非虛:當前中國價格上漲仍停留在個別行業(yè),,而并非全局性問題,,電子、服裝等產(chǎn)品價格仍保持平穩(wěn)曲線甚至有所下降,,因而傳統(tǒng)意義上的通脹魔影并未全面來襲,。
國家發(fā)改委亦借助官方媒體之口表明此輪“農(nóng)產(chǎn)品漲價總體屬于恢復性上漲”之意,而學界更深入的表述則形容此輪食品漲價是“工農(nóng)和城鄉(xiāng)之間利益格局調整的正常表現(xiàn)”,。
中國經(jīng)濟官員樂觀估計,,隨著各項措施下半年逐步到位,食品價格快速上漲的勢頭將得到有效遏制,全年CPI有望控制在百分之四以下,。胸有成竹的經(jīng)濟學家亦認為,,中國全年的物價水平在可控范圍之內(nèi),不需要出臺更加嚴厲的價格控制政策,。
盡管內(nèi)地官學界對當前和未來CPI走勢判斷不乏分歧,,但他們對此輪物價上漲的厲惕之心均已表露無遺。
短短幾天內(nèi),,國家發(fā)改委已發(fā)出多道令牌直指行業(yè)結盟式漲價浪潮,,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更是對“哄抬物價”問題親自過問。而可以預見的是,,如果內(nèi)地物價持續(xù)疾步上升,,更多的后續(xù)措施將“虎視眈眈”。官方的及時出手,,必將延緩扣響全面通脹的冰冷扳機,。
雖然中國目前尚不能導出全面通貨膨脹的結論,但此間學者仍提醒,,現(xiàn)時決策者不得不警惕通貨膨脹預期的形成,。他們認為,通脹預期一旦形成并成燎原之勢,,或將成為下一階段推動物價上升的一大動能,,屆時,物價上行壓力將不免升級,,調控難度亦將陡然加碼,。(完)
編輯:
周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