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高長虹與魯迅的交往,始于1924 年12 月,。從此時起到1926 年4月高長虹離開北京前的一年多里,,據《魯迅日記》統(tǒng)計高長虹去過魯迅家七十多次,高長虹自己說與魯迅見面一百多次,。總之,,雙方的關系是極為密切的,。《莽原》創(chuàng)辦初期,,高長虹是出力最多的一個,。他不僅在事務方面貢獻頗多,在創(chuàng)作方面也奉獻極厚,。在《莽原》周刊創(chuàng)辦的三十二期中,,幾乎每一期都刊載過他的文章。
然而兩人何以出現(xiàn)裂痕,,起因在于所謂“壓稿事件”,。1926 年8 月,魯迅離京后,,《莽原》的編輯工作就交給韋素園,。本來《莽原》創(chuàng)辦時,魯迅曾提出由高長虹來做編輯,,但高長虹最終并沒有接,。(因為他心系《狂飆》事業(yè),,想擴大《狂飆》陣容,轉移《狂飆》陣地,。后來高長虹在1926 年4 月到了上海,,經過一段時期的籌備,《狂飆》周刊如高長虹自己所說的又“借尸而還魂”了,。)而就在韋素園接替主持編輯不久,,就發(fā)生了1926 年10 月的退回高歌(高長虹二弟)的小說《剃刀》不用、壓下向培良的劇本《冬天》不發(fā)的事情,。同為狂飆社的高歌及向培良迅速向在上海的高長虹報告此事,,高長虹馬上在10 月17 日出版的《狂飆》周刊第二期發(fā)表《給魯迅先生》和《給韋素園先生》的公開信,信中對韋素園的攻擊是很不理智,,而對魯迅,,除發(fā)了一遍牢騷之外,是要請魯迅出來說句公道話:“如你愿意說話時,,我也想聽一聽你的意見,。”而此時遠在廈門的魯迅,,卻不想再介入此事件中,,不予表態(tài)、不予理睬,。
高長虹緊接著發(fā)表的一萬四千字的長文《一九二五,,北京出版界形勢指掌圖》以及后來的一些短文,則展開了對魯迅指名道姓的攻擊乃至謾罵,。而真正令高不滿于魯迅的,,應該是他認為中國在五四運動以后的20 年代中期,需要再來一次思想革命,,而唱主角的就是以他為首的“幾個青年”,,而魯迅等成名的人,應該退居二線,,給他們一些幫助就夠了,,由他找人來替魯迅“說他自己想說的話”。他當時應邀參加《莽原》的創(chuàng)辦,,看來就是基于這種想法,。但他似乎想都沒想到他是否具備領導一場思想革命的本事呢?他一開始就雄心萬丈了,。于是當魯迅又被稱為“思想界之權威者”時,,他怎能不憤慨呢?對于高長虹的謾罵,,魯迅都一一加以反擊,。
無法知道高,、許是否有過戀愛
高長虹和許廣平的交往,據高長虹后來在1940 年所寫的《一點回憶──關于魯迅和我》中說道:“一天的晚上,,我到了魯迅那里,,他正在編輯《莽原》,從抽屜里拿出一篇稿子來給我看,,問我寫得怎樣,,可不可以修改發(fā)表?!睹г返木庉嬝熑问峭耆婶斞笓摰?,不過他時常把外面投來的稿子先給我看。我看了那篇稿子覺得寫得很好,。贊成發(fā)表出去,。他說作者是女師大的學生。我們都說,,女子能有這樣大膽的思想,,是很不容易的了。以后還繼續(xù)寫稿子來,,此人就是景宋,。我那時有一本詩集,是同《狂飆》周刊一時出版的(按:《精神與愛的女神》),。一天接到一封信,,附了郵票,是買這本詩集的,,這人正是景宋,。因此我們就通起信來。前后通了有八,、九次信,可是并沒有見面,,那時我仿佛覺到魯迅與景宋的感情是很好的,。因為女師大的風潮,常有女學生到魯迅那里,。后來我在魯迅那里同景宋見過一次面,,可是并沒有談話,此后連通信也間斷了,。以后人們傳說的什么什么,,事實的經過卻只是這樣的簡單……”
相關閱讀:
相關新聞
作者:
蔡登山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