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歷史 > 滄海拾貝 > 正文 |
|
相關(guān)標簽 | [臺灣] [清朝] [地圖] |
利瑪竇《坤輿萬國全圖》(歐洲和非洲部分)
副文一篇,,僅供參考閱讀,,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坤輿萬國全圖》見證了清朝時期可悲的倒退
明朝時期利瑪竇在中國繪制的《坤輿萬國全圖》之摹本的發(fā)現(xiàn),,足以證明當時明朝已經(jīng)知道了全世界地圖,。
利瑪竇(1552—1610),意大利人,1581年以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的身份來到中國,他在世的時候明朝還沒有滅亡,,他辭世時清朝還沒有入關(guān),,所以他是在明朝繪制的“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而且根據(jù)這副圖的注解,,也能證明中國在明朝甚至以前的時期里就已經(jīng)了解包括南美洲在內(nèi)的許多地方,。
利瑪竇繪制的《坤輿萬國全圖》其中南美洲的一段注文稱:“南亞墨利加今分為五邦,一曰孛露,,以孛露河為名,;二曰金加西蠟,以所產(chǎn)金銀之甚多為名,;三曰坡巴牙那,,以大郡為名;四曰智里,,古名,;五曰伯西兒,即中國所謂蘇木也,;……,。”另一段注文稱:“伯西爾此古蘇木,,……,。”這證明遠在明朝甚至以前的時期,,中國就曾經(jīng)有人到達過南美,,并給其中一個地方起名為“蘇木”。同時也證明利瑪竇繪制《坤輿萬國全圖》參考了注有“蘇木”的中國地圖,,而且時間還很久遠,,否則不會以“古蘇木”為注解,而僅以“蘇木”即可,。
而同時期明朝地理學(xué)家的一系列著作也說明,,當時明朝的知識分子已經(jīng)看到了《坤輿萬國全圖》,并且知道了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意大利,、法國等西方國家的具體位置,。與利瑪竇同時期的明末著名理學(xué)家章潢(1527-1608)編輯的《圖書編》收錄有《輿地山海全圖》和《輿地圖》;明末學(xué)者馮應(yīng)京(1555-1606)編著的《月令廣義》收入了一幅《山海輿地全圖》,;明末學(xué)者潘光祖(生平不詳)編輯的《匯輯輿圖備考》錄入兩幅《纏度圖》等等,。
《輿地山海全圖》,、《輿地圖》、《山海輿地全圖》,、《纏度圖》這些明代“世界地圖”里包括五大洲在內(nèi)的許多地理名稱有采用了利瑪竇《坤輿萬國全圖》的痕跡,,但卻在地理圖形和觀念上又和利瑪竇的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有所區(qū)別。由此可見,,當時中西地理學(xué)家有曾過相互參考,、相互參照的交流。
編輯: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