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視點 > 正文 |
|
核試風云卷動政治變量
2006年10月30日 09:21
相關Tag | [鳳凰視點] [朝核] |
朝鮮最近進行核試,,且可能是接二連三的核試,,只在第一次核試前二十分鐘通知中國,算是給足面子,,但中國會不會當作無事,?參與六方會談的日本、韓國,、俄羅斯,,特別是美國會不會袖手旁觀?世界其它國家,,特別是聯(lián)合國,,又會不會當作無事呢?所謂核試,,在四十年代初,,亦即是六十多年前,在美國已經(jīng)開始,,似乎已成為大國的專利,,如今小國如朝鮮,亦有樣學樣,,又會不會核試成功,,打破柯斷,但不為大國所容呢?
核擴散源頭在美國
核子本來是英國人的發(fā)明,,早于一九一一年,,英國的物理學家盧福(E.Ruthford)發(fā)現(xiàn)原子,打破了以往物體的定律,,到了一九三二年,,另一物理學家查域(J. Chadwick),又發(fā)現(xiàn)原子中的中子,,劍橋大學的嘉云迪斯(Cavendish)實驗室,,從而將核子破裂,哄動了全個英國,,亦轟動了整個世界,,嘉云迪斯實驗室自此變成了科學的圣地,為美國培育過最頂尖的科學家,,原因是其后英國較窮,,科學家亦需要去美國找尋出路,或者想掘金,。
自此核子便分開做兩個用途,,和平的就用來發(fā)電,軍事上便制造武器,,特別是原子彈,、核子彈。在第二次大戰(zhàn)期間,,交戰(zhàn)雙方都搶先制造原子彈,,以便及早控制戰(zhàn)局。美國由于有流亡的猶太籍裔科學家愛因斯坦助陣,,試驗成功,,在一九四五年將日本作為試驗場,結束了整個大戰(zhàn),,若德國試驗成功在先,,恐怕整個歷史會改寫。
在戰(zhàn)后,,美,、蘇、英,、法,、中成了五強,美國以外的其余四強,,亦先后進行核試,,因為核子研究,其實是從歐洲開始,,只不過美國因時際會,,搶先核試,蘇聯(lián)于一九四九年核試成功,,英國的科學基礎最好,,但由于大戰(zhàn)后元氣大傷,三年后才成功核試,。美英兩國,,同一血緣,亦情同兄弟,,因此彼此結盟,,自然可以稱雄世界。法國亦不甘后人,,于一九六○年在撒哈拉沙漠成功核試,。中國由于受內戰(zhàn)困擾,自然排在最后,,在一九六四年于新疆的羅布泊,,成功爆破第一枚原子彈,自此中國人以至全球的華人,,人心振奮,。
不過有幾點是最值得留意的:第一,核子的擴散,,源頭就在美國,,在二次大戰(zhàn)結束時,本來核子是美國的專利但猶太裔的物理學家羅森堡夫婦,,竟然把原子彈的制造法泄露給蘇聯(lián),,就算是二人不久以叛國罪被處決,亦無補于事,,這無疑是猶太人受到壓迫的結果,;同樣地,美國的華人,,亦受到歧視,,甚至慘被監(jiān)視,如是錢學森便把原子彈的方程序帶回中國,,經(jīng)過多年的研究與改良,,終于為中國成功制造了第一枚原子彈,使美國震驚,。
核武競賽禍根在美
第二,,核武的競賽,禍根來自美國。有核武,,才有威勢,,才得地位。對著蘇聯(lián),,美國透過北約組織,,聲稱保護了歐洲,但法國卻不甘心屈居美國之下,。法國與英國,,是世仇,對美國,,是冤家,,法國有必要和美英兩國作核武競賽。一九六三年,,戴高樂發(fā)表宣言:“一個國家擁有核武,,才可獨立,若缺少核武,,必然被迫屈從于核武國的指揮,,并接受其強加的政策?!比缡欠侵薜闹趁竦鬲毩⒁院?,只有移師南太平洋進行核武,這便是西方強國的心態(tài),,只令屬土的人民,,接受其強加的核試,同時亦道出了朝鮮為何要苦苦進行核試,。
第三,,核武的競賽,亦無意中促成了世界和平,。蘇聯(lián)擁有核武,,可能比美國更多,這是一種恐怖制衡,,使美國不敢輕易動武,。法國擁有核武,又是一種心理制衡,,使美國不致因自大而失控,。中國擁有核武,更是一種和平制衡,,使美國不致因獨大而獨霸,,使小國存在著生存的空間,。
第四,擁有核武,,竟然變成一種身份的象征,。誠如戴高樂所言,有核武,,才可獨立,,才有地位。難怪今日被美國孤立,,卷標為“邪惡軸心”的朝鮮,亦要進行核試,。擁有核武的五個國家,,自然成為五強,自此在五強中,,核武便變成一種專利,,一種地位。在西方國家中,,有所謂富豪俱樂部,,而在世界大國中,亦有所謂核子俱樂部,。
核俱樂部設新門檻
這個核子俱樂部,,既有入場費,亦有新門檻,,在俱樂部以外,,不得擁有核武,否則便是“無賴”,。在一九七四年,,第一個“無賴”印度走出來了,居然進行核試,,跟著便是巴基斯坦,,印巴兩國,非只冤家,,還是世仇,。這兩個國家,以前是英國的殖民地,,會不會從英國偷師,?自蘇聯(lián)解體以后,冷戰(zhàn)結束,,世界恢復和平,,核子俱樂部的尊貴成員,,只會講心、講口,,但“無賴”如印巴兩國,,很易講手,到時核武不只擴散,,還會爆炸,,殃及尊貴會員的自然生態(tài)。
核武的擴散,,成了最新亦是最大的世界危機,,遠超乎恐怖分子的襲擊,回教信徒的對抗,,因為這類危機,,是即時,亦是突發(fā)的,。于是這些尊貴會員,,便于一九七○年,倡議核不擴散條約,,到了一九九六年,,在聯(lián)合國的主催下,六十國簽署了禁核試的簡易條約,,但印度卻拒絕簽署,,原因是大國仍然擁有大量的核武,禁核試的大前提,,是先毀核武,,可說是點中了核武大國的死穴。
朝鮮核試以后,,便變成五名尊貴會員以外,、繼印巴以后,第三名“無賴”小子,,但“無賴”小子只是表面,,實質上是對著美國,講口時有地位,,需要講手時亦有支撐,,就算要講心,亦獨立得多,。朝鮮亦看透美國的底線,,朝鮮沒有石油,因此美國缺乏動武的動機,,最后會返回談判桌上,。巴基斯坦進行核試時,,美國發(fā)出過最強烈的抗議,最后還不是乖乖和巴基斯坦成為盟友,,為的是進行反恐,,若非如此,巴基斯坦會突然翻臉,,會源源不絕把核武供應給拉登的殘部,,中東的國家,到時美國又從何反恐呢,?
朝鮮看透美國底線
但朝鮮絕不能成為國際核武交收站,,因為目前已存在著國際軍火交易網(wǎng),兩伊戰(zhàn)爭時期向兩伊兩國供應軍火的便有幾十個國家,,而其中亦有同時供應兩伊軍火的,,不排除朝鮮可從這個交易網(wǎng),得到發(fā)展核武的方法以至原料,。如今美國需要制止朝鮮成為核武的交收站,因此美國對待巴基斯坦的最終態(tài)度,,同樣會引申到朝鮮,。
對著朝鮮,韓國卻是憂多于喜,,統(tǒng)一的路程,,似乎越走越遠;日本就有憂亦有喜,,因為日本可以此為借口,,進行修憲以至制核;中國方面,,反而變得無奈,、責任更重,因為唯一可抑制朝鮮的,,只有中國,。(鳳凰視點)
黃康顯 作者為資深教授,博士
核擴散源頭在美國
核子本來是英國人的發(fā)明,,早于一九一一年,,英國的物理學家盧福(E.Ruthford)發(fā)現(xiàn)原子,打破了以往物體的定律,,到了一九三二年,,另一物理學家查域(J. Chadwick),又發(fā)現(xiàn)原子中的中子,,劍橋大學的嘉云迪斯(Cavendish)實驗室,,從而將核子破裂,哄動了全個英國,,亦轟動了整個世界,,嘉云迪斯實驗室自此變成了科學的圣地,為美國培育過最頂尖的科學家,,原因是其后英國較窮,,科學家亦需要去美國找尋出路,或者想掘金,。
自此核子便分開做兩個用途,,和平的就用來發(fā)電,軍事上便制造武器,,特別是原子彈,、核子彈。在第二次大戰(zhàn)期間,,交戰(zhàn)雙方都搶先制造原子彈,,以便及早控制戰(zhàn)局。美國由于有流亡的猶太籍裔科學家愛因斯坦助陣,,試驗成功,,在一九四五年將日本作為試驗場,結束了整個大戰(zhàn),,若德國試驗成功在先,,恐怕整個歷史會改寫。
在戰(zhàn)后,,美,、蘇、英,、法,、中成了五強,美國以外的其余四強,,亦先后進行核試,,因為核子研究,其實是從歐洲開始,,只不過美國因時際會,,搶先核試,蘇聯(lián)于一九四九年核試成功,,英國的科學基礎最好,,但由于大戰(zhàn)后元氣大傷,三年后才成功核試,。美英兩國,,同一血緣,亦情同兄弟,,因此彼此結盟,,自然可以稱雄世界。法國亦不甘后人,,于一九六○年在撒哈拉沙漠成功核試,。中國由于受內戰(zhàn)困擾,自然排在最后,,在一九六四年于新疆的羅布泊,,成功爆破第一枚原子彈,自此中國人以至全球的華人,,人心振奮,。
不過有幾點是最值得留意的:第一,核子的擴散,,源頭就在美國,,在二次大戰(zhàn)結束時,本來核子是美國的專利但猶太裔的物理學家羅森堡夫婦,,竟然把原子彈的制造法泄露給蘇聯(lián),,就算是二人不久以叛國罪被處決,亦無補于事,,這無疑是猶太人受到壓迫的結果,;同樣地,美國的華人,,亦受到歧視,,甚至慘被監(jiān)視,如是錢學森便把原子彈的方程序帶回中國,,經(jīng)過多年的研究與改良,,終于為中國成功制造了第一枚原子彈,使美國震驚,。
核武競賽禍根在美
第二,,核武的競賽,禍根來自美國。有核武,,才有威勢,,才得地位。對著蘇聯(lián),,美國透過北約組織,,聲稱保護了歐洲,但法國卻不甘心屈居美國之下,。法國與英國,,是世仇,對美國,,是冤家,,法國有必要和美英兩國作核武競賽。一九六三年,,戴高樂發(fā)表宣言:“一個國家擁有核武,,才可獨立,若缺少核武,,必然被迫屈從于核武國的指揮,,并接受其強加的政策?!比缡欠侵薜闹趁竦鬲毩⒁院?,只有移師南太平洋進行核武,這便是西方強國的心態(tài),,只令屬土的人民,,接受其強加的核試,同時亦道出了朝鮮為何要苦苦進行核試,。
第三,,核武的競賽,亦無意中促成了世界和平,。蘇聯(lián)擁有核武,,可能比美國更多,這是一種恐怖制衡,,使美國不敢輕易動武,。法國擁有核武,又是一種心理制衡,,使美國不致因自大而失控,。中國擁有核武,更是一種和平制衡,,使美國不致因獨大而獨霸,,使小國存在著生存的空間,。
第四,擁有核武,,竟然變成一種身份的象征,。誠如戴高樂所言,有核武,,才可獨立,,才有地位。難怪今日被美國孤立,,卷標為“邪惡軸心”的朝鮮,亦要進行核試,。擁有核武的五個國家,,自然成為五強,自此在五強中,,核武便變成一種專利,,一種地位。在西方國家中,,有所謂富豪俱樂部,,而在世界大國中,亦有所謂核子俱樂部,。
核俱樂部設新門檻
這個核子俱樂部,,既有入場費,亦有新門檻,,在俱樂部以外,,不得擁有核武,否則便是“無賴”,。在一九七四年,,第一個“無賴”印度走出來了,居然進行核試,,跟著便是巴基斯坦,,印巴兩國,非只冤家,,還是世仇,。這兩個國家,以前是英國的殖民地,,會不會從英國偷師,?自蘇聯(lián)解體以后,冷戰(zhàn)結束,,世界恢復和平,,核子俱樂部的尊貴成員,,只會講心、講口,,但“無賴”如印巴兩國,,很易講手,到時核武不只擴散,,還會爆炸,,殃及尊貴會員的自然生態(tài)。
核武的擴散,,成了最新亦是最大的世界危機,,遠超乎恐怖分子的襲擊,回教信徒的對抗,,因為這類危機,,是即時,亦是突發(fā)的,。于是這些尊貴會員,,便于一九七○年,倡議核不擴散條約,,到了一九九六年,,在聯(lián)合國的主催下,六十國簽署了禁核試的簡易條約,,但印度卻拒絕簽署,,原因是大國仍然擁有大量的核武,禁核試的大前提,,是先毀核武,,可說是點中了核武大國的死穴。
朝鮮核試以后,,便變成五名尊貴會員以外,、繼印巴以后,第三名“無賴”小子,,但“無賴”小子只是表面,,實質上是對著美國,講口時有地位,,需要講手時亦有支撐,,就算要講心,亦獨立得多,。朝鮮亦看透美國的底線,,朝鮮沒有石油,因此美國缺乏動武的動機,,最后會返回談判桌上,。巴基斯坦進行核試時,,美國發(fā)出過最強烈的抗議,最后還不是乖乖和巴基斯坦成為盟友,,為的是進行反恐,,若非如此,巴基斯坦會突然翻臉,,會源源不絕把核武供應給拉登的殘部,,中東的國家,到時美國又從何反恐呢,?
朝鮮看透美國底線
但朝鮮絕不能成為國際核武交收站,,因為目前已存在著國際軍火交易網(wǎng),兩伊戰(zhàn)爭時期向兩伊兩國供應軍火的便有幾十個國家,,而其中亦有同時供應兩伊軍火的,,不排除朝鮮可從這個交易網(wǎng),得到發(fā)展核武的方法以至原料,。如今美國需要制止朝鮮成為核武的交收站,因此美國對待巴基斯坦的最終態(tài)度,,同樣會引申到朝鮮,。
對著朝鮮,韓國卻是憂多于喜,,統(tǒng)一的路程,,似乎越走越遠;日本就有憂亦有喜,,因為日本可以此為借口,,進行修憲以至制核;中國方面,,反而變得無奈,、責任更重,因為唯一可抑制朝鮮的,,只有中國,。(鳳凰視點)
黃康顯 作者為資深教授,博士
編輯:
luw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