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社會 > 人間冷暖 > 正文 |
|
“神廟舞女”命運異常悲慘
印度媒體對此事的強烈關注顯然有其充足的理由?!皬R妓”又稱“神廟舞女”,這一制度是印度教里最臭名昭著的惡習,,寺廟僧侶借神的名義,,將窮人家的女孩帶進寺廟,名義上是讓其嫁給神或充當“神的侍女”,,但實際上她們絕大多數都會成為僧侶及信徒的“私有財產”,,任由他們支配。在需要時,,她們還要淪為性奴,,或最終成為娼妓。這些女孩成為“廟妓”時一般都不超過15歲,,有的甚至不到10歲,,而一旦成為“廟妓”,她們終身都不能嫁人,。在寺廟中,,她們飽受各種折磨,年老后往往又被寺廟轉賣或拋棄,,處境悲慘,。據印度媒體稱,目前在孟買,、果阿等許多紅燈區(qū)里的妓女都曾出身“廟妓”,。
印度各邦在上世紀90年代先后制定法律,宣布組織女孩加入“廟妓”是非法行為,。但實際上,,法律只是讓這樣的活動走向地下,尤其是卡納塔克邦北部一些地區(qū),,這種習俗仍舊在秘密地改頭換面進行,。在一些窮苦人家,重男輕女的父母一方面希望送走女兒能夠給家里帶來好運,另一方面則輕信女兒嫁給神靈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
公眾呼吁“救救孩子”
許多印度民眾相信,,盡管政府為禁止“廟妓”制定了各種法規(guī),但一些地區(qū)的法律部門對此仍采取熟視無睹的態(tài)度,,甚至暗地里默許類似行為的發(fā)生,。卡納塔克邦一名記者就曾報道稱,,時至今日每年至少仍有1000多名女孩因貧困而被迫加入“廟妓”行列,,這也是當地警方在宣布事件調查結果后,許多媒體并不相信的主要原因,。
《印度教徒報》援引班加羅爾一位社會問題專家的評論稱,,卡納塔克邦“關于保護婦女和兒童權益的法律仍停留在紙面上”,在“廟妓”盛行的北部地區(qū),,有關拐賣婦女兒童的案件明顯增多,。時至如今,這種惡習更有從地下走向前臺的趨勢,?!皬R妓”死灰復燃也讓印度多數媒體痛心疾首,“新印度快訊”網站在持續(xù)追蹤報道女孩被逼成為“廟妓”事件時不由得發(fā)出呼吁,,“讓我們想辦法救救這些孩子吧,!”源自:環(huán)球時報 駐印度特派記者 陳繼輝
編輯:
c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