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葉宇婷
2015-11-08 第411期
白巖松資料圖
鳳凰資訊 第11個記者節(jié),媒體人在朋友圈刷屏,,或哀嚎新聞業(yè)輿論監(jiān)督空間的縮窄,,或鼓勵堅守。中國傳媒大學舉辦記者節(jié)相關活動,,敬一丹,、白巖松任主持,活動開始便提出問題:是否傳統(tǒng)媒體“日薄西山”,,新媒體“如日中天”,?以回應媒體人的焦慮。
今年4月,,敬一丹從央視退休,。在中國傳媒大學的活動現場,敬一丹沒有發(fā)表講話,,但在開始便提出一個問題:但記者節(jié)遇到立冬,,應該怎么理解?她給出自己的理解是:立冬這天帶來一絲涼風,,會使得記者的頭腦更清醒,。
相比唱衰傳統(tǒng)媒體,白巖松顯得并不悲觀,。在第18個記者節(jié)之際,,白巖松說他只說以下9句話。
1.中國傳媒大學不叫中國傳統(tǒng)媒體大學,。為什么,?因為媒體永遠在變,也許過了些年,,網絡媒體就成了傳統(tǒng)媒體,。
2.在互聯網時代,記者遭受的打擊不是最大的,,甚至說打擊不大,,真正遭受打擊的是評論員,而我是在有了互聯網后才做的評論員,。
3.對于我來說,,從不關心“傳統(tǒng)”與“新”,我只關心媒體,。
4.舉個例子,,拍照多簡單,每個人都可以拍照,,數碼替代了膠片,成本也降低了。但我只問你兩個問題,,第一,,好照片增多了嗎?第二,,專業(yè)攝影記者是更值錢了,,還是貶值了,還是根本沒人要了呢,?
5.《道德經》里有句話:“六親不合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越是低谷的時候,,“理想”和“堅守”才有價值,。它(記者)要是牛得不得了,中國第一職業(yè),,月薪七八萬,,您覺得您說“理想”和“堅守”進得來嗎?
6.挑戰(zhàn)隨時存在,,變化是永遠的,,真正永恒的東西只有一瞬間。問自己一個問題,,你跟得上這個變化嗎,?什么要變,最重要的是什么要不變,。
7.內容為王,。能提供最好內容的是永遠的贏家,問題是,,你不能提供最好的內容,,結果把自己沒成為贏家的原因歸結為新媒體打壓你。恭喜你,,永遠找了一個好借口,。
8.互聯網媒體的日子就一定好過嗎?其實所有媒體現在都面臨激烈的競爭,,挑戰(zhàn)都很大,,隨時倒閉。我的很多好朋友都在互聯網媒體,,他們有他們的難關,,各家都有各自的不容易。此時還不是分成“你我”的時候,,該是共同推動中國傳媒向前走的時候,。此時,,彌漫著某種冬天的氣氛和悲觀的情緒,絕不是來自新媒體,,而是我們新聞改革應該重上正路了,。我們委屈在這兒,新聞人從來不是靠工資去干這行的,,而是靠推動社會的進步和不讓社會變得更糟糕的成就感,。此時,這種成就感大為減弱,。我們怎么能把這種責任推到新媒體那兒呢,。它(新媒體)是我們的同行。
9.我們不需要所有人都成為新聞記者,,我們只需要你的性格符合而這個媒體又需要你這樣的人成為記者,,所以不必擔心,一定不斷有人會以飛蛾撲火的姿態(tài)來干這件收入在全世界都是中下的行業(yè),。
(鳳凰網:葉宇婷)
(鳳凰網版權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