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提法放在一個陪襯的地位,著重點還是放在批判“任何否認中國是社會主義”這個基本事實的觀點,。他只承認“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由比較不完善到比較完善,,必然要經歷一個長久的過程”。
過了幾個月,,到1981年8月,,中央召開“思想戰(zhàn)線座談會”。這時候中央有一個思想工作領導小組,,它的成員有胡喬木,、周揚,也有我,。這個座談會的宗旨是糾正思想戰(zhàn)線領導渙散和軟弱,,抓的典型事例是白樺的作品《苦戀》拍成電影《太陽與人》上演引起了非議。但是這個會要解決的不僅是文藝界的問題,,還有理論界的問題,。理論界的問題是什么呢?胡喬木舉不出來。會議分文藝界,、新聞界,、理論界三個分組,理論界的小組就由我和孫冶方作為召集人(馮蘭瑞也是理論界小組成員之一),。我們組不承認理論界有什么領導渙散軟弱的問題。而胡喬木說的“許多反對四項基本原則的話都出自社會科學院”的話,,我們這個組的同志都認為是院長造的本院的謠,,大家都不承認。而且在會上大家反對不指名道姓批評這種或那種所謂錯誤觀點的做法,。關于這些,,說來話長了。
在這個會閉幕的那一天,,胡喬木作了一個講話,,這個講話整理出來之后編入了在胡喬木主持下編成的《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其中有這樣一段:“在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問題上,,一些同志在長時間內抱著懷疑的態(tài)度,。他們不顧中國革命發(fā)展的歷史必然性和勝利實踐,不顧列寧在俄國十月革命前后的一系列論述和二十世紀以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新的發(fā)展,,教條式地宣傳社會主義必須建立在高度發(fā)達的社會化大生產的基礎上,,并且必須消滅商品生產,認為中國經濟落后,,不應該也不可能實現(xiàn)社會主義,。他們不愿意承認我國在實現(xiàn)了社會主義改造之后,已經消滅了剝削制度,,建立了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建立了社會主義的基本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盡管這些剛建立的制度還需要完善,但毫無疑義,,它們已經在我國扎下了根,,并且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這些同志既然不愿意承認我們的社會是社會主義社會,,也就不愿意看到二十多年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不愿意看到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連一些外國資產階級公正人士也不能不稱道的優(yōu)越性,。極少數(shù)人甚至荒謬地宣稱中國應該回過頭去發(fā)展新民主主義,,發(fā)展國家資本主義。這種極端錯誤的觀點的宣傳,,不但本身就是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的一種表現(xiàn),,而且還給這種思潮以一種‘理論’的依據,。”
從這段話可以看到,,胡喬木認為,,1957年以后,包括反右派,、“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三年困難時期,、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整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十年“文化大革命”時期都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鄧小平曾多次指出,,這二十年我國經濟發(fā)展停滯不前。胡喬木卻不顧事實,,并又把矛頭指向提出社會主義發(fā)展階段問題的理論工作者,。他這次講話時我應該在場,馮蘭瑞也在場,。那時我的耳朵不像現(xiàn)在這樣背,,他當時如果說了這樣一篇話,我會立即作出反應,,會去批評他,。馮蘭瑞當時也沒有聽見他的這篇話,她的筆記本上也沒有這方面的記錄,,因此很可能是胡喬木以后改上去的,。這段話我直到1998年才發(fā)現(xiàn)。1981年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提法第一次寫進黨中央文獻之中,。
1982年我參加了黨的第十二次代表大會政治報告的起草工作,。文件的起草仍由胡喬木主持,在他為胡耀邦報告起草的第三部分“努力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中,,特別使用了在我國已經“建立起作為共產主義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社會”那樣的句子,。我一看就明白他是針對蘇、馮的《階段》一文的觀點寫的,。我還是想在胡耀邦的這個報告中寫進“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但不想跟他在起草組內又沖突起來。我決定在胡耀邦親自參加定稿時提出,。那一天在讀到文件的第三部分時,,我提出要寫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思想,而且我已想好這話寫在什么地方,基本上編好了句子,。我剛把話講完,,胡耀邦立刻表示應該寫,當時就作了決斷,。胡喬木也就沒有再吭聲,。我建議在報告稿寫進的這段話開頭一句是:“我國的社會主義現(xiàn)在還處在初級發(fā)展階段,物質文明還不發(fā)達,?!毕旅孢€有一段是想對這話作一點發(fā)揮的,不過胡喬木還是用“但是”這個轉折詞又轉上了他的觀點,。然而這次在“中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之前,“盡管”兩個字還是加不上去了,,因此“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再是一句陪襯的語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