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有12位副總理和副委員長以上的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先后20次訪問了51個國家,目睹并領(lǐng)略了外面的世界,,感受到了世界經(jīng)濟的脈動,。鄧小平一人就4次出訪,,行程遍及8個國家。他在朝鮮對金日成說:“最近我們的同志出去看了一下,,越看越感到我們落后,。什么叫現(xiàn)代化,五十年代一個樣,六十年代不一樣了,,七十年代就更不一樣了,。”
這就是1978年,,冰河解凍,,大地回暖。
然而乍暖還寒也正是早春的特質(zhì),。在一部分共產(chǎn)黨人的心頭,,還有一堆尚未解開的心結(jié):劉少奇的遺孀王光美還在大牢里,彭德懷的骨灰還不能進八寶山,,丙辰清明的天安門事件依然被冠以“反革命事件”,,“兩個凡是”的陰霾仍懸置在國人的頭頂……
依然是這一年的春天,2月26日至3月5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偫砣A國鋒代表國務(wù)院作政府工作報告。他總結(jié)了16個月來的工作,,并提出了“新時期”的總?cè)蝿?wù):要建設(shè)120個大項目,,其中有十大鋼鐵基地、九大有色金屬基地,、十大油氣田等高指標,。時任國家計委經(jīng)濟研究所所長的薛暮橋從人民大會堂回到家中,竟捶胸頓足大哭起來,。他邊哭邊說:“這是洋躍進啊,,國民經(jīng)濟要崩潰了,國家還不思改革,!”
這個洋躍進,,造成國家財政困難和國民經(jīng)濟比例更加失調(diào)。薛暮橋斟酌再三,,提筆給中央寫信,。信中直指十年規(guī)劃中再次出現(xiàn)的急躁冒進的現(xiàn)象,要求糾正建國以來20多年經(jīng)濟工作中的“左”傾錯誤,,特別是要總結(jié)大躍進以來的經(jīng)驗教訓(xùn),。
這一年的5月11日,《光明日報》的一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文章,,開始了一場劃時代的真理標準大討論,,并涇渭分明地劃出“凡是派”和“實踐派”兩大陣營。這一大討論,,成了中國共產(chǎn)黨實現(xiàn)偉大轉(zhuǎn)折的思想先導(dǎo),,更是全面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實踐的思想先導(dǎo)。
于光遠:我不清楚是何時、由誰首先提出要召開這個會和怎樣提出來的,,不清楚中央常委的幾個人對召開這個會都有怎樣的想法
1978年11月5日,,鄧小平與夫人卓琳前往東南亞三國訪問。這是1976年以后中國領(lǐng)導(dǎo)人第一次訪問東南亞,。此次出行的第六天,,他們前往馬來西亞總理府拜見奧恩總理,彼此暢談起國際形勢,。正是在那次會見中,,鄧小平明確表示,中國對外政策就是要延緩戰(zhàn)爭的爆發(fā),,以爭取更多的和平時間,。
而就在同一時刻,,中共中央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京西賓館第一會議室的主席臺上,華國鋒的旁邊沒有鄧小平的位置,。今天,,許多關(guān)心這段歷史的人依然弄不明白,為什么在那樣一個關(guān)鍵的歷史時刻,,鄧小平竟然沒在現(xiàn)場,。
此時,陳云坐在會議室面朝主席臺的席位上,,他僅是一名中央委員,,除此之外什么職務(wù)都沒有。在一年前的十屆三中全會上,,華國鋒否定了讓陳云進入政治局的提議,。但華國鋒會前恐怕不會想到,這個無比喜愛評彈的中共老政治家會在此次會上做出驚人之舉,。
多年以后,,于光遠回憶說,完全不清楚那次中央工作會議的由來是什么,,也沒有看到任何記錄,,“是何時、由誰首先提出要召開這個會和怎樣提出來的,;不清楚中央常委的幾個人對召開這個會都有怎樣的想法,;不清楚提出召開這個會議后,在幾位中央常委之間都經(jīng)過怎樣的討論,,最后又怎樣做出了決定”,。他希望研究黨史的同志把它搞清楚。
至此,有必要對1976年10月至1978年的政治氣候做一簡單回顧:粉碎“四人幫”后,,中國政壇“左”的思想依然占據(jù)著主導(dǎo)地位,。“兩個凡是”便是這種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
相關(guān)新聞
- · 改革開放30年,,創(chuàng)造多少個“第一”
- · 改革開放后首批中外合資企業(yè)誕生[組圖]
- · 改革初:廣東向中央"要權(quán)" 中央要廣東"大搞"
- · 改革開放:小崗村的民生變遷(組圖)
作者:
王偉群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