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會議氣氛波瀾不驚,。
第二天,,11月11日,分組討論,。
華楠,,時任《解放軍報》社社長。他回憶說:“會議前兩天,,基本上是按部就班的,。大家準備好發(fā)言稿,講話的內容也比較分散,,有講經濟工作的,,也有講‘兩個凡是’的,,沒有什么互相插話、互相啟發(fā),?!?
但是,歷史在這時候拐彎了,。
11月11日晚,,陳云回到他在朝內小街的家里,斟酌再三,,又一次在臺歷的背面寫下了他的發(fā)言提綱,。這是他的老習慣了。然后他叫來夫人于若木,,為他謄清這個提綱,,字比較大,能讓他看起來更方便一些,。從上世紀30年代他們結婚始,,為陳云謄抄文件就是于若木的工作之一。
華楠回憶說:“11月12日,,會議開到第三天,,陳云同志在東北組發(fā)言。我也在東北組,,那天開會前十幾分鐘,,陳云從會議室的北門進來,披著大衣,,拿著個皮包,,走路很輕快,精神煥發(fā),,很高興,。他走到西邊,坐在西邊前排最南邊的第一個位置,。那天會議的主持人是楊勇,,我坐在他后面,我對楊說,,陳云同志來了,,帶著皮包,應該叫陳云同志發(fā)言,。楊勇說,,你提醒得好。不一會兒,,會議一開始他就說,,請陳云同志發(fā)言,。”
陳云的發(fā)言是一口氣講下來的,。他的開場白首先提到了十屆三中全會之前的工作會議:“去年3月的中央工作會議,,我有個發(fā)言,沒給登簡報,,這次發(fā)言我希望登簡報,。”
陳云說:“我完全同意中央關于從明年起把工作著重點轉到社會主義建設上來的意見,。但是,,安定團結也是全黨和全國人民關心的事,干部和群眾對黨內是否能安定團結有所顧慮,。有些影響大或者涉及面很廣的問題,需要由中央考慮和作出決定,?!?
陳云講了六大問題,仿佛在平靜的水面上投下了六顆重磅炸彈:
一,、薄一波同志等六十一人所謂叛徒集團一案,。他們出反省院是黨組織和中央決定的,不是叛徒,。
二,、對于那些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錯誤定為叛徒的同志應給以復查,如果并未發(fā)現(xiàn)新的有真憑實據(jù)的叛黨行為,,應該恢復他們的黨籍,。“七七決定”,、1941年決定中所涉及的同志和在“兩面政權”中做了革命工作的同志,,對他們做出實事求是的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結論,這對黨內黨外都有極大的影響,。不解決這些同志的問題,,是很不得人心的。
三,、陶鑄,、王鶴壽等七七抗戰(zhàn)后由我們黨向國民黨從監(jiān)獄中要出來的同志,(“文革”中)或者被定為叛徒,,或者在結論中留有“尾巴”,。應由中央組織部復查,把問題放到當時的歷史情況中去考察,,做出實事求是的結論,。像現(xiàn)在這樣,,既有中央組織部又有專案組,這種不正常的狀態(tài),,應該結束,。
四、彭德懷同志對黨貢獻很大,,他的骨灰應該放到八寶山革命公墓,。
五、關于天安門事件,,現(xiàn)在北京有人也提出來了,,還出了話劇《于無聲處》,天安門事件是北京幾百萬人悼念周總理,、反對“四人幫”,、不同意批鄧小平同志的一次偉大的群眾運動,而且在全國許多大城市也有同樣的運動,。中央應該肯定這次運動,。
六、康生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是中央文革的顧問,,錯誤是很嚴重的,,中央應該在適當?shù)臅h上對其錯誤給以應有的批評?!?
相關新聞
- · 改革開放30年,,創(chuàng)造多少個“第一”
- · 改革開放后首批中外合資企業(yè)誕生[組圖]
- · 改革初:廣東向中央"要權" 中央要廣東"大搞"
- · 改革開放:小崗村的民生變遷(組圖)
作者:
王偉群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