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歷史 > 歷史研究 > 正文 |
|
相關Tag | [三國] |
相關文章:
4月3日,,陜西省西安市委黨校65歲的歷史學教授胡覺照寫給國家教育部教材司一封建議信,,建議中學語文課本撤銷《出師表》,用華歆的《止戰(zhàn)疏》代之,。4月29日,,新民網在胡覺照的博客上看到題為《〈出師表〉做的是皇帝夢》的文章,指諸葛亮明知“出師”不可為而為之,,打著愚忠的旗幟,,是想自己篡位做皇帝。
對這一觀點,,諸葛亮出山地,、剛剛成功舉辦“諸葛亮出山1800年大型慶典”的湖北省襄樊市表示反對。
諸葛亮在做皇帝夢
提到諸葛亮,,很多人會想起“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名句,民間對其一直評價甚高,。但胡覺照卻認為諸葛亮是打著愚忠的旗幟,,想取劉禪而代之自己做皇帝。
胡覺照在博客中列出支持自己觀點的理由:其一,、諸葛亮請杜微出山曾說:我們可以利用曹丕內憂外患,、麻煩不斷的時機,關閉國境,,獎勵生產休養(yǎng)生息,,并整治戰(zhàn)備,訓練軍隊,,坐等對方出現(xiàn)重大挫折,。到時我們再出兵討伐,,可以做到兵士無須大打廝殺,民眾也不用勞累,,天下就可以復歸統(tǒng)一,。(“今因丕多務,且以閉境勤農,,育養(yǎng)民物,,并治甲兵,,以待其挫,,然后伐之,可使兵不戰(zhàn)民不勞而天下定也,,君但當以德輔時耳,。”見《三國志·杜微傳》)
胡覺照認為這表明諸葛亮對時局有很清醒的判斷,。但其在不久以后忽然呈上《出師表》決定北伐,,是因為自己有做皇帝的念頭,宮庭內部爭斗的變數(shù)很多,,權臣往往會成為砧上魚肉,,他已沒有耐心等待下去,而通過北伐建立功勛是登上皇位的捷徑,。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他置蜀國九十余萬民眾的根本利益于不顧,置敵強己弱的基本態(tài)勢于不顧,,一味窮兵黷武,。
其二、胡覺照說,,在陳壽收編的《諸葛亮集》中,,有李嚴勸諸葛亮接受“九錫”(錫”即“賜”的意思,加“九錫”,,就是要皇帝賜給九件特別貴重的東西,,這是古代大臣少有的最高榮譽,通常也是舊王朝的喪鐘,,王莽,、曹操均受過“九錫”。)進爵稱王的書信,,諸葛亮作書回答說:假如能滅掉魏國,,殺了魏明帝曹睿,迎皇帝回到洛陽,,我和你們共同升遷,,十錫也敢接受,何況九錫!(原文為:“若滅魏斬睿,,帝還故居,,與諸子并升,雖十命可受,,況于九邪,!”)。
胡覺照認為,,諸葛亮對心腹說殺掉曹睿之后可以接受“十錫”,,超出“九錫”之禮,表明諸葛亮想做皇帝,。
其三,、胡覺照寫到,《三國志·譙周傳》記載,,譙周有口吃毛病,,他被諸葛亮召見應對時,惹得周圍的侍者訕笑不已,,事后,,有人建議究辦訕笑者。諸葛亮卻說:“孤尚不能忍,,況左右乎,!”
編輯:
hun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