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視點 > 正文 |
|
新“周公解夢”
兩個月前,,國家行政學院綜合教研部研究員程萍博士完成的“我國縣處級公務員科學素養(yǎng)調查與分析研究”,首次得到了一批實證數據,。調查結果顯示:縣處級公務員自稱相信“相面”這種迷信形式的比例最高,,為28.3%;自稱相信“周公解夢”的比例排第二,,為18.5%,;自稱相信“星座預測”的比例為13.7%;自稱相信“求簽”的比例為6.0%,。只有47.6%的縣處級公務員表示不相信迷信現(xiàn)象,。也就是說,有超過半數(52.4%)的縣處級公務員,,不同程度地相信“迷信”,。
任建明在人民網上讀到這則消息,也注意到,,隨后引用這組數據的部分報道,,不同程度地出現(xiàn)“失真”:例如把調查對象“縣處級公務員”改成了“公務員”或“官員”。
因為沒看到這項研究的原始問卷和數據,,任建明對這項研究持謹慎態(tài)度,。“從公開的材料上看,,調查主題是‘縣處級公務員的科學素養(yǎng)’,,而對‘科學素養(yǎng)’的測度,主要是通過對‘迷信’現(xiàn)象識別的能力來體現(xiàn)的,?!?/FONT>
在任建明看來,“科學”和“迷信”的關系,一般容易被處理為簡單對立,。但一旦引入官場生態(tài)這一特殊變量后,,再這般簡單化處理就會有問題?!爸辽傥覀儾荒苷f,,一個官員不相信迷信,就說他(她)相信科學,,更不能說他(她)有科學素養(yǎng),。”他說,。反之,,一個極端迷信的官員,其迷信的根本原因往往不是科學缺位——他(她)甚至可能有著極高的科學素養(yǎng),。
“我們的體制應該對官員升遷給出一個科學,、簡單而明確的信號。只要消除了不確定性,,制度傳遞給他們的信號簡單而清晰,,就會從根本上消除他們訴諸迷信的動機。官員迷信就不難治理了,?!比谓鞲鶕约旱难芯浚o這個問題開出藥方,。
“假如所有干部選拔任用都是以公開競爭的方式進行的,,規(guī)則在先,通過大樣本群眾評議,、實績考核以及科學的能力素質測評來決定,,且所有的評議、考核,、測評結果信息都完全公開,,那么,在決定任命這件事上,,所有候選人都能明確地知道他們是否會成功,,被淘汰者也知道今后應當如何去努力,根本就犯不著去問鬼神,?!?/FONT>
說了一圈,任建明又把話題牽回了“制度研究”這個主題,。他非常欣賞新制度經濟學,。這門從西方引進的學科,,強調的是用制度來約束人的行為?!爸贫纫坏┊a生,,就有非人格化的特征,能夠推動人去做事,?!彼麖娬{說。
在國外和香港多番考察后,,任建明對傳統(tǒng)的“伯樂相馬”式的人才選用機制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伯樂相馬是以人選人,。一旦用錯了人,,結果往往帶壞一批人,。在研究了大量腐敗案件后,,我覺得最致命的腐敗恰恰是一把手腐敗。有的地方一把手搞賣官鬻爵,,一個人出了問題,,連帶查出幾十個干部。由此引發(fā)的腐敗問題,,我看比價格雙軌制下的倒買倒賣腐敗更為嚴重,。”
相比之下,,他更傾向于參考國外成熟經驗,,設計一套好的制度,首先就是深化干部選拔任用制度改革,,深化反腐敗制度改革,。
“中國的反腐敗機關多頭設立,有幾十萬從業(yè)人員,,存在著比較嚴重的職能交叉重復的問題,。這顯然要付出更多的行政成本來反腐敗。因此,,為了提高反腐敗的效率,,對于反腐機構的改革、重組也應該是一個重要的議題,。當然,,決定效率更重要的因素是反腐機構的領導體制、能力建設,,如不解決,,僅依靠設立更多的機構,效果都將有限?!?/FONT>
采訪中,,任建明反復強調,理想,、信念以及科學素質教育,,可以對制止腐敗起一定作用,但并不完全奏效,。因此,,治理的對策更多地應求助于制度,而不應是教育運動,。
有網友對任建明的文章評論說:相關制度的改革與規(guī)范才是當代“新周公”,,它可以解開一切“官夢”,讓貪贓枉法,、以權謀利者終落“黃粱美夢”,,讓勤政廉潔、能力突出,、群眾擁護者“夢想成真”,。
作者:
蔣韡薇
編輯:
李新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