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民跪倒市長,,更該拷問維權機制
王石川
4月24日,,大連市委,、市政府作出決定,鑒于莊河市委副書記,、市長孫明同志對4月13日海洋等社區(qū)居民到莊河市政府集體上訪事件處置失當,造成惡劣影響,,責令其辭去中共莊河市委副書記,、莊河市人民政府市長職務。(4月25日《南方都市報》)
千人下跪的悲情場景曾令多少人動容,。如今,,隨著市長被責令辭職的消息傳出,人人可以稍作釋然,,而不少網友更是有著彈冠相慶的激動和雀躍,。人們當然有理由欣慰,正如溫總理所稱,,“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讓你坐在臺上”,,不把老百姓放在心上,,對老百姓的疾苦充耳不聞,就應該從臺上下來,。
市長被跪倒,,一點都不冤,。此前有媒體報道,4月13日,,上千村民到遼寧省莊河市政府反映村干部涉嫌腐敗的問題,要求市長出面接待但遭拒,,于是在政府大樓門口集體下跪,。村民等了很久,,也未如愿。處理不可謂不失當,影響不可謂不惡劣,,特別經過媒體報道后更是迅速引起國人強烈共鳴。市長被責令辭職,,符合權利倫理的本義,既是對下跪村民的一個交代,,也是保持政府公信力,、取信于民的一個修補之舉。
但是,,市長被跪倒,,值得欣慰,,但不必狂歡,。面對這起公共事件,,筆者認為還應從三個方面予以剖析。
其一,,市長被跪倒,會不會給其他訪民一個錯覺和幻覺,,認為下跪具有極大的威力,,從而在以后的上訪中,也選擇下跪,?正如網友所稱,以后老百姓該更喜歡下跪了,。其實,此前也有訪民曾經下跪,,但并未感化官員,也沒有因下跪就令官員被免職,。此次孫明被責令辭職,,一方面固然是相關部門順應民意,另一方面也與輿論監(jiān)督有關,。如果沒有媒體的跟進以及社會各方面的施壓,,沒有“造成惡劣影響”,能否被責令辭職是個未知數(shù),。
其二,市長被跪倒,,能夠引起其他官員的警惕嗎?一個善良的期待是,,孫市長被責令辭職,應該使其他官員受到觸動,,從此不再高高在上,漠視民眾呼聲了,。但是,,平心而論,拒見上訪百姓,,孫市長不是第一個,,當然也不會是最后一個,但他是第一個因訪民下跪而被責令辭職的市長,。不妨換一種表述,,每年貪官被判刑的不少,但一些官員不照樣前腐后繼嗎,?由是觀之,,切莫認為市長被責令辭職會引起類似官員引以為鑒,。
其三,最不妙的是,,一些官員不僅沒有受到觸動,從而善待訪民,,反而加大了息訪,、截訪的力度,。為了自己的仕途考量,為了不讓訪民影響本地形象,,一些官員必然將壓力層層轉達和下壓,,對下級部門下死命令,堅決杜絕上訪,。在這種情況下,,那種千人上訪的場面將不復存在,自然也就無需市長親自接訪了,。
當然,,更該追問的是,為何訪民非要找市長,?如果維權渠道通暢,,還需要找市長嗎?找市長本質上仍是一種人治,,但法治行不通,,就必然信訪不信法,渴求更高領導關注從而督促和推動問題的解決,。
學者于建嶸說,,目前信訪制度不太可靠,,它的本質缺陷使其在問題解決上缺乏規(guī)范性和可預期性。這正是問題所在,。也許重新審視和梳理當前的公民維權機制,,改革相關體制,讓訪民信法而不是信權力,,也許對市長來說是解脫,,對訪民來說也是解脫,。
您可能對這些感興趣: |
|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王琳
編輯:
郭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