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港澳臺 > 臺灣時政 > 正文 |
|
“共產(chǎn)黨的蛙人會摸上來”
戒嚴年代,,帶給臺灣更多的是壓抑和晦暗的社會緊張情緒,。由此可以理解,,為什么臺灣新新浪潮電影中反映那個年代的作品里,,幾乎都有著類似的陰郁,、低沉的影調(diào),。
1975年赴美留學的龍應臺遇到這樣一件事:“一個美國同學知道我來自臺灣就說‘你一定很會游泳,?海泳?’我愣住了,,覺得他問得很奇怪,。我不會游泳,而且,,臺灣不會游泳的人很多,,甚至在南部漁村生活的十年中,也很少見到村人在海里游泳,?!?/FONT>
后來,龍應臺想明白了:“在長達38年的戒嚴時期里,,臺灣的海岸線不是海岸線而是警戒線,。從14歲到23歲我住在一個漁村,當孩子們?nèi)宄扇旱胶┥先ト鲆暗臅r候,,總有荷槍的士兵來驅(qū)趕,,槍上有亮晶晶的刺刀。晚上,,海灘更是禁區(qū),,因為‘共產(chǎn)黨的蛙人會摸上來’?!?/FONT>
“戒嚴年代”在“白色恐怖”的陰影下,,整個臺灣社會沉陷在緊繃的禁忌氛圍里。有這樣的說法,,現(xiàn)在看來聳人聽聞:如果愛上某個女人,,求愛失敗可以去打小報告,指控她是“匪諜”,,她馬上就會遭殃,。臺灣社會當時就彌漫著這樣肅殺的氣氛,好像“匪諜”就在身邊,,每個人都擔心害怕說錯話而被人惡意舉報,。
音樂也被政治審查
據(jù)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國民黨當局在臺灣實施戒嚴,,政治禁區(qū)自不用說,,連藝術,、音樂也被蒙上了恐慌的色彩。當時,,國民黨當局實施歌曲審查制度,,未通過的歌曲要修改到合格才可以出版。審查歌曲每周一次,,1979年到1987年共審查了320期,,930余首歌曲遭禁。
歌曲被禁的理由不一而足,,有的被認為是意境誨淫,、文詞輕佻、妨害社會善良風俗的“靡靡之音”,,有的則被認為是為“匪”宣傳,、隱含政治暗示等。
“我的熱情,,啊,,好像一把火……”,這首后來熱到大陸的《熱情的沙漠》被禁的理由,,現(xiàn)在看來非常好笑,,因為當局認為歌中的“啊”太淫穢,容易讓人產(chǎn)生性幻想,。鄧麗君的《何日君再來》被禁有幾種說法,,其中最可笑的是被引申為期待八路軍來,是“為匪宣傳的左傾歌曲”,。早期臺灣流行歌后姚蘇蓉被禁的歌曲高達八九十首,,其中她的代表作《今夜不回家》,因為“家”被認為代表大陸,,而“不回家”違反了“反攻大陸”政策,,所以被禁。齊豫的《橄欖樹》,、羅大佑的《鹿港小鎮(zhèn)》也曾被禁或被要求修改歌詞,。
臺灣民眾多能哼唱的閩南語歌曲都曾被列為禁歌?!端募炯t》因為影射紅軍,,被迫改成《四季謠》?!稛怍铡?、《補破網(wǎng)》,、《天黑黑》等因為當局認為歌詞暗指政府無能,,導致民眾生活困苦而遭禁,。
還有一首民歌《捉泥鰍》,原本歌詞是“小毛的哥哥,,帶他去捉泥鰍”,,因為“小毛”被聯(lián)想到毛澤東,硬生生地被改成“小?!?。
編輯:
解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