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歷史 > 歷史研究 > 正文 |
|
相關(guān)Tag | [三國] |
自魏延死后一千多年里,,為其翻案的人不計其數(shù),,
圖為臺灣漫畫《不是人》片斷
對于第二點理由,“夏侯楙未必會棄城逃走”,。這又是不合情理的推論,。夏侯楙何許人也,《三國志·夏侯惇傳》注引《魏略》記載得很清楚,,此人為曹魏名將夏侯惇之子,,曹操以女清河公主嫁之?!拔牡凵倥c楙親,,及即位,以為安西將軍,,持節(jié),,都督關(guān)中。楙性無武略,,而好治生,。在西時,多蓄伎妾,,公主由此與楙不和,。”可見,,夏侯楙只知蓄伎納妾,,聚斂錢財,憑借“主婿”的裙帶關(guān)系而都督關(guān)中,,完全是一個典型的膏粱子弟,,衙內(nèi)式的人物。魏延深知其人,,故判斷“楙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是完全有道理的。
第三點反對意見是蜀軍“即使攻下了長安,,也未必守得住”,,這是最值得探討的一個問題。筆者認(rèn)為夏侯楙貪生怕死,素不知兵,,以魏延老于兵革,料敵審己,,可謂是勝算盡握,。況且,諸葛亮首次北伐,,有十萬大軍,,兵力“多于賊(指魏軍)”(《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注引《漢晉春秋》、《袁子》),。此時趙云,、吳壹、馬岱等宿將尚在,,關(guān)西胡羌誘而招撫之以為臂助,。諸葛亮、魏延分別率領(lǐng)的主力與偏師會師于潼關(guān),,然后魏延配合諸葛亮奪取隴右,,這樣八百里秦川,“咸陽以西”確實可以“一舉而定”,。其實,,魏延之謀可行是有先例的。楚漢戰(zhàn)爭時,,韓信為大將,,“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然后主力東出潼關(guān),,分支軍越隴山與從漢中向祁山的支軍配合成鉗形攻勢取隴右。高祖還定三秦,,一舉而攻克關(guān)中,。韓信用兵,看似弄險,,實則妙奇無窮,。魏延所出之謀,化自韓信出漢中之策,,而其勇猛又過于淮陰侯,,有如此良將善謀而諸葛亮不能用,違先主遺命而用庸才馬謖,,實在是令人嘆息不已,。
至于第四點,“萬一失敗,本來實力就不足的蜀軍損失太大”,。我認(rèn)為,,這實在是一個荒謬至極的理由。試問古今中外,,哪兒有用兵打仗不帶有一點兒冒險性呢,?袁、曹官渡決戰(zhàn)時,,曹操置自己的大營于不顧,,率輕騎火燒袁紹重兵駐守的烏巢糧倉,完全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以來鄧艾偷渡陰平,,比魏延的計劃還要冒險百倍,結(jié)果不但勝利了,,并且一仗就滅亡了蜀漢政權(quán),。更為重要的是,當(dāng)時蜀漢國小力薄,,無論軍力,、財力、人力均遠(yuǎn)不如曹魏,,以弱蜀同強魏打曠日持久的消耗戰(zhàn),、陣地戰(zhàn)絕非上策。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應(yīng)該攻敵不備,,出奇制勝,,一舉攻克長安,予敵以重創(chuàng),。以弱抗強,,不出奇兵,靠穩(wěn)扎穩(wěn)打而取勝,,古今中外無有一例,。
其實,軍事謀略講究的是奇正相合,,諸葛亮用兵只見其正而不見其奇,。諸葛亮自認(rèn)為“安從坦道”,即可“平取隴右”,,所謂“平取”,,其實乃“穩(wěn)取”之意。但恰恰是這“穩(wěn)取”使諸葛亮喪失了用奇取勝的戰(zhàn)機,,形成了弱蜀與強魏在隴右對峙打陣地戰(zhàn),,中了曹魏的“致人”之術(shù),。實際上“平取隴右”乃舍敵咽喉而取其無關(guān)痛癢之處,且一擊不勝反而打草驚蛇,。等到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時,,曹魏在陳倉、關(guān)中等地已有重兵據(jù)守,,關(guān)中遂不可再圖,,魏延之謀再不可行。這就無怪乎魏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三國志》卷四十《魏延傳》)。筆者每閱三國史至此,,不免掩卷而感慨,。我以為所謂“魏延之策乃冒險,一旦失利,,蜀軍損失太大,,恐十萬蜀軍棄之死地,只輪不返”云云(參閱陳玉屏:《論諸葛亮的將略》,,載《貴州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1992(3))。完全是違反基本軍事常識的奇談怪論,。因為即便魏延在子午谷中了埋伏,,也不過損失數(shù)千人而已,而孔明攻祁山,,失街亭,,大敗于張郃,所喪之師又何止萬人,!
魏延文武兼?zhèn)?,勇猛過人。關(guān)羽,、張飛,、馬超等人去世后,他是蜀中難得的一員超群絕倫的上將,。諸葛亮北伐時,,“蜀兵輕銳,良將少”(《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注引《漢晉春秋》,、《袁子》),。然而對于魏延這樣一個難得的將才,諸葛亮卻始終不肯委以方面重任,?!把用侩S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于潼關(guān),,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保ā度龂尽肪硭氖段貉觽鳌罚?。其實,對于魏延的軍事才能諸葛亮不是不知,,但為何不盡其才,?個中之因值得探究。諸葛亮自出隆中以來,,政治道路可謂一帆風(fēng)順,,從一個“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dá)于諸侯”的耕夫,,一躍而成為總攬蜀漢軍政大權(quán)的丞相,。在劉備“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的許諾下,,諸葛亮離帝位僅咫尺之遙,。諸葛亮若要“自取”,必須在蜀漢朝廷中樹立崇高的權(quán)威,,而要達(dá)到這一目的,,必須要建立顯赫的軍功。若北伐一旦取得成功,,諸葛亮將功高蓋世,,無人可與之頡頏,亦無人敢阻止其代漢稱帝,。由于北伐是諸葛亮“自取”的本錢,,故北伐的軍事指揮大權(quán)必須牢牢掌握在他自己手中。魏延可以建立戰(zhàn)功,,但必須在諸葛亮的直接指揮下,,是諸葛亮神機妙算的結(jié)果。然而“性矜高”的魏延卻冀圖“如韓信故事”,,單獨統(tǒng)率一支軍隊,,獨當(dāng)一面,這在諸葛亮看來,,就是要擺脫他的“領(lǐng)導(dǎo)”,,和諸葛亮爭奪北伐的軍功,,這當(dāng)然遭到諸葛亮的“制而不許”(參閱朱子彥:《諸葛亮忠于蜀漢說再認(rèn)識》,載《文史哲》,,2004(5)),。
陳壽十分推崇諸葛亮,對其評價極高,。但又云諸葛亮北伐未能取得成功,,是“時之名將無城父、韓信,,故使功業(yè)陵遲,,大義不及邪”!同③,。對陳壽此言,,余不敢茍同。眾所周知,,蕭何佐劉邦成帝業(yè),有韓信為將,。但韓信本是一個“胯夫”,,在項羽那里亦僅是一個執(zhí)戟郎中,是蕭何慧眼識英雄,,向劉邦極力推薦,,才使韓信登壇拜將,有了施展其才華的政治舞臺,。其實,,魏延的軍事才能并不亞于韓信。劉備是一個非常善于用人的帝王,,他拔魏延為漢中都督,,委以方面之任,已有培養(yǎng)魏延成為大將軍的打算,,但諸葛亮對魏延卻處處掣肘,,不肯大膽使用?!敖ㄅd六年,,亮出軍向祁山,時有宿將魏延,、吳壹等,,論者皆言以為宜令為先鋒,而亮違眾拔(馬)謖,,統(tǒng)大眾在前,,與魏將張郃戰(zhàn)于街亭,,為郃所破。士卒離散,,亮進(jìn)無所據(jù),,退軍還漢中?!保ā度龂尽肪砣拧恶R良附弟謖傳》),。由此可見,蜀漢并不是沒有人才,,甚至也不乏類似韓信這樣的軍事奇才,,但諸葛亮看不慣魏延這種類型的人物,始終是疑而不用,,這就失去了一個政治家應(yīng)有的博大胸懷,。如此一來,他的北伐大業(yè)怎么能夠成功呢,?所以,,陳壽的“時之名將無韓信”云云,乃是為“尊者諱”罷了,。
編輯:
hun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