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歷史 > 歷史研究 > 正文 |
|
相關標簽 | [毛澤東] |
毛澤東重評曹操的良苦用意
今天,我們要分析毛澤東評曹操的真實用意,,固然必須避開上述兩個誤區(qū),,但毛澤東評曹操散見于他的十多次談話中;毛澤東評曹操時,,也沒有任何言詞明確自己的用意所在,。到底怎樣才能分析透毛澤東的真實用意?
筆者認為,,要分析毛澤東評曹操的真正用意,,入手點必須正確。那么,,正確的入手點在哪里,?
馬克思主義認為,分析任何事實,,都應將其放在一定歷史條件之下,。“只有客觀地考慮某個社會中一切階級相互關系的全部總和,,因而也考慮該社會發(fā)展的客觀階段,,考慮該社會和其他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列寧:《卡爾·馬克思》見《列寧選集》第2卷第602頁)“考慮具體時間,、具體環(huán)境里的歷史過程的客觀內容,,”(列寧:《打著別人的旗幟》見《列寧全集》第21卷第121頁)才能正確認識特定的歷史事實。
分析毛澤東為什么評曹操,,也應遵循這條馬克思主義基本原則,。如果遵循這條原則,就能肯定:分析毛澤東評曹操的入手點,,就在于搞清楚毛澤東是在什么時候,、什么條件下評曹操的。
縱觀毛澤東評曹操的言論可見,,他評曹操的時間集中在50年代,,而他50年代評曹操的言論,又絕大部分集中在50年代后期,,特別是1958年和1959年,。搞清楚1958、1959兩年前后中國內部發(fā)生了哪些重大政治事件,,搞清楚當時中國與外國的主要政治關系,,而毛澤東又是怎樣思考、對待,、處理這些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政治關系的,,是探尋毛澤東評曹操所含深意的關鍵。
毛澤東正是在當時中國發(fā)生不少重大政治事件,、而中國對外關系也有重要改變的情況下,,評說曹操的。十分明顯,,他評說曹操的用意,,在于政治而不在于學術。他評曹操是有所指的,。那么,,他指的到底是什么?對此,,要結合當時中國政局,,進行一點分析。
作者:
邢金亮 霞飛
編輯: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