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軍事 > 中國軍情 > 正文 |
|
最早披露的殲10照片
王潔清
本報記者 蘇永通
01樣機從零誕生
殲-10自研制起就雄心勃勃,,也因此備受關注——比如,,它一開始就鎖定當時最盛行的“鴨式”氣動布局。作為國產第三代戰(zhàn)斗機,,它的任務是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1980年代初,航空工業(yè)重新制定了“更新一代,、研制一代,、預研一代”的發(fā)展方針,即用較先進的殲-7,、殲-8 替代部分老式戰(zhàn)機,;研制殲-7、殲-8的后繼改進型,;以米格-29,、蘇-27為主要作戰(zhàn)目標,預研能夠滿足2000年前后作戰(zhàn)需要的先進戰(zhàn)斗機,。
中國一航直屬的成都飛機工業(yè)(集團)公司原副總經理許德介紹,,1982年,,時任中央軍委主席的鄧小平聽了鄒家華(時任國防科工委副主任)匯報后,提出要搞一個新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飛機,,投資5個億,。
研制任務交給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也稱611所)。
1986年1月,,國務院,、中央軍委聯(lián)合下發(fā)文件,批準殲-10立項研制,,代號為十號工程——“當時定位F16 ,,差距很大?!痹S德說,。
在當時國內一些專家看來追趕F16“望塵莫及”。當時中國最先進的殲-8戰(zhàn)機,,也只是二代機,,而先進的第三代戰(zhàn)機美國的F15、F16和蘇聯(lián)米格-29,,已經開始裝備并應用實戰(zhàn),。
時年56歲的宋文驄領銜擔任殲-10總設計師,他此前曾擔綱設計殲-7C,,名義上是國產,,不過技術仍是仿制蘇聯(lián)的米格-21戰(zhàn)機。
經過在全空軍范圍內反復篩選,,24人進入試飛員的考核,。
編輯:
hun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