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鷹”同殲教-7相比,,各項性能都大幅提升,尤其是飛行品質和操縱性能,。
“山鷹”亮翅
1985年,,身處三線的貴航集團在資金十分匱乏的情況下,,歷經幾年拼搏,將自行設計制造的殲教-7飛機送上了藍天,,結束了中國沒有高級教練機的歷史,。然而,世界航空武器技術的激烈競爭正在加劇,,貴航人意識到中國僅有殲教-7飛機是不夠的,,要著眼未來,研制中國新一代先進的高級教練機,。
1988年,,貴航人萌生了要有一個符合國情、符合軍情,、適合自身,、適應發(fā)展的新型教練機。于是,,幾個青春涌動的熱血青年便開始了他們新機研制的夢想,;于是,1992年,,“山鷹工程”的預研程序在貴航飛機設計研究所悄然啟動了,!
1993年,進行了“山鷹”機翼選型試驗和進氣道與發(fā)動機匹配理論計算,;1995年,,進行了“山鷹”新型高級教練機方案論證并編制了第一份論證報告;1997年,,進行了“山鷹”機載設備選型,;1998年,進行了“山鷹”綜合航電等機載設備方案論證,;1999年,,進行了“山鷹”新型高級教練機技術論證;2000年,,原中國一航明確了“山鷹”新型高級教練機下接教練-8,、上接第三代戰(zhàn)斗機的研制原則。
2001年1月18日,,貴航集團董事會進一步明確了思路:國際上正處于戰(zhàn)斗機更新換代時期,,我國空軍的戰(zhàn)斗機也在更新,而戰(zhàn)斗機的換代必然帶動高級教練機的更新,,貴航必須緊緊抓住這個機遇,。在深入進行市場評估后,貴航集團作出戰(zhàn)略決策:“山鷹”的性能定位為“不完全是教練機”,,既要承擔第三代戰(zhàn)斗機的高級訓練,,又可以根據用戶的需要隨時改裝成戰(zhàn)斗機。同時確定將“山鷹”的開發(fā)研制列為貴航“一號工程”,。貴航開創(chuàng)了“自加壓力,、自加動力、自籌資金,、自主開發(fā)”的新機研制“四自”之路,。
您可能對這些感興趣: |
|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相關新聞
編輯: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