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視點 > 正文 |
|
相關標簽 | [食品安全] [中國問題產品] |
多寶魚藥物殘留超標示意圖
違反食品政策的“惡人”
7月以來,,中國政府陸續(xù)公布了出口問題食品的企業(yè)黑名單。55家企業(yè)中有對日出口業(yè)務的有16家,。他們生產的烤鰻魚片和冷凍螃蟹等產品被檢出含有大腸桿菌和致癌物質,。
我們對這16家企業(yè)進行了調查,并未發(fā)現(xiàn)日本企業(yè)或是日中合資公司。但在厚生勞動省公布的檢疫黑名單中,,卻不乏中國當?shù)氐娜毡痉ㄈ?。他們竟然也在向日本出口有毒或有害的食品?/FONT>
例如福岡縣某物產公司的中國法人所生產的木耳,在日本檢疫時被檢出殺蟲劑超標,。為什么從簽約農戶手里收上來的木耳中會有殺蟲劑呢?因為企業(yè)雖然與農戶簽約,,但并未對農藥的用量等進行相應的指導。
此外,,還有日本某大型冷凍公司的中國合資公司也被發(fā)現(xiàn)加工了含有抗生素和超標細菌的蝦,。
連日本企業(yè)的中國法人也違反食品政策,那惡人就不止中國一個了,。
“現(xiàn)在,,鬧得沸沸揚揚的中國食品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歸咎于日本,?!痹锂a長期派駐中國的員工白土茂雄先生也站出來指責日本。在中國負責物流的白土茂雄先生舉了一個深入淺出的例子來說明食品問題,。他說:“外資酒店在開業(yè)初期因為有特派的指導員,,因此服務質量很有保障。而一旦指導員認為把所有的東西都教會了,,撤離回國后,,酒店服務質量便會一落千丈。這種情況在中國非常常見,?!?/FONT>
上世紀90年代,日本企業(yè)看好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和豐厚的市場潛力,,紛紛進入中國投身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潮,。日本企業(yè)從日本帶來種子、農藥,、肥料和農用機械,,再將栽培和養(yǎng)殖、加工技術傳授給中國的農民,。日本對中國的農藥出口量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激增,。1984年出口額就已經達到265億日元。中國也成為了日本第一大農藥出口國,。進入上世紀90年代,,一些大型的商社開始在中國當?shù)刂苯愉N售農藥。其中包括含有極強毒性的有機磷類農藥,。
之后,,多數(shù)企業(yè)都如白土茂雄先生所言,,未能始終如一地好好管理自己應當負責的品質問題,未能給予中國農民悉心的指導,。
關注食品安全:
編輯:
吳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