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8 10:00:58 鳳凰歷史 劉三解
由孫儷,、陳曉,、何潤東等領(lǐng)銜主演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播出以來口碑爆棚,也讓我們認識了清末陜西“女首富”周瑩,。
電視劇中的周瑩,,歷史上確有其人,在當?shù)乇环Q為“安吳寡婦”,,在公公,、丈夫相繼去世之后獨撐家業(yè),經(jīng)營起偌大的商業(yè)帝國,,確實堪稱一代“奇女子”,。
只可惜關(guān)于她的歷史記載只有寥寥數(shù)筆,像她的身世經(jīng)歷,、后代子女,,乃至于吳氏產(chǎn)業(yè)的最終結(jié)局,,有不少關(guān)鍵信息語焉不詳,而后人更是因為種種原因附會了一些民間傳說甚至臆造的故事,,讓傳奇直接升級為荒誕不經(jīng)的神話,,再去講什么啟示、經(jīng)驗,,就實在有些無稽了,。
一
很多文章都提到了,真實的周瑩并非賣藝女,,而是陜西省三原縣魯橋鎮(zhèn)孟店村人,,其曾祖父周梅村是乾隆、嘉慶年間當?shù)氐拇笊倘?,?jù)《重修魯橋鎮(zhèn)城鄉(xiāng)志》記載,,周梅村以“江西窯業(yè)”起家,后耗費巨資建豪宅17院,,歷時24年方才全部建設(shè)完成,,此后毀于兵火,只剩1院,。
周梅村時代,,周家生意紅火,一方面在蘇州買布到陜西印染,,行銷西北,,另一方面在江西經(jīng)營瓷器,還有記載顯示其在揚州鹽業(yè)也有參與,,積累家資達36萬兩,。(見姚永柱著《咸陽莊園》,陜西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第46頁)
到周瑩這一代時,,周氏家族應該已經(jīng)敗落,所以她的身世,、父母不詳,可信的官方記載只有清宣統(tǒng)三年(1911年)劉懋官修,、宋伯魯纂的《重修涇陽縣志》卷十五:
少孤,,依兄嫂,年十六,,以兄嫂命歸吳,。
少孤即父母雙亡,以兄嫂命歸吳說明嫁給吳聘并非父母遺命,,而是兄嫂做主,,所以學界有猜測她是周家的養(yǎng)女而非親生女,。
她的出生日期,按照《“安吳寡婦”墓志銘》的記錄:
以光緒三十四年二月九日卒,,享年四十,。
光緒三十四年是公元1908年,虛歲40,,則生年應為1869年,,所以網(wǎng)上很多文章說她活了42歲是不正確的,準確地說是39周歲,。
那么,,周瑩嫁給吳聘的時間應為1869+15=1884年。
這里就涉及到電視劇里的幾處問題,,一個是百般賞識周瑩的公公吳蔚文,,歷史上死于光緒丙子年,即公元1876年,,那時候周瑩只有8虛歲,,放今天還在上小學呢,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具體的人情互動,,更大的可能是根本不認識對方,。
吳聘是吳蔚文的獨子,在1876—1884年間,,應該已經(jīng)是吳家東院“實易堂”的掌門人了,。
要注意的是,吳家的后人稱,,吳聘和周瑩婚后3年才去世,,兩人還育有一女,可惜夭折,,似乎也不可能,。
因為《續(xù)修陜西通志稿》記載:
光緒十一年,安吳堡封二品夫人,。吳周氏捐銀四萬兩有奇,,重修落成,知縣涂官俊建立碑亭為文紀事,。
光緒十一年即公元1885年,,《重修涇陽縣志》則明確了吳周氏(周瑩)受封的細節(jié):
縣文廟自壬戌亂頹圮……周承夫志,獨立認修,,三年竣工,,費金四萬余。事聞,,給二品封典,。
也就是說,,至遲于1885年吳聘已經(jīng)去世,所以其妻才能繼承“遺志”,,如果人活著自然不存在“遺志”了,。之所以說至遲,因為工期還有3年,,可見這項工程可能是吳聘開頭,,周瑩咬著牙挺下來,竣工后,,得到清朝的二品夫人封典獎勵,。
總結(jié)一下,就是這對小夫妻最多最多共同生活了2年,。
當然,,《續(xù)修涇陽縣志》里的記載更殘酷:
成婚之夕,夫病沈,,逾十日亡,。無子。
也就是結(jié)婚10天,,吳聘就去世了,,這倒是和當?shù)孛耖g傳說吳家是娶周瑩“沖喜”的說法吻合,不過,,三解倒是寧愿相信兩個年輕人曾經(jīng)有過一段甜蜜時光,。
二
一句話毀掉小清新之后,三解要問一個不是問題的問題,,就是:
周瑩到底是不是“首富”,?
對于周瑩經(jīng)營產(chǎn)業(yè)的細節(jié),其實在地方志里很少涉及,,里面大量記載的是“安吳寡婦”樂善好施,、熱心公益的事跡,所以,,我們只能根據(jù)各種零散的材料來重拼周瑩的商業(yè)版圖,。
按照吳宓先生的回憶,安吳堡吳氏新支共十家,,皆“富室”,,“然土地皆不多”,即主要以經(jīng)商為主,,自清朝中期以來,分為東,、南,、西,、北、中,,五大院,,其中東院最為財雄勢大。
東院的大發(fā)家,,按照《涇陽文史資料》收錄的劉鐵涯《安吳寡婦》一文所說:
主要是由于吳蔚文得了辦理淮鹽鹽務之后(在戶部注冊,,承辦江蘇、江西,、安徽等省鹽業(yè)的專賣權(quán)),。他憑借著手中掌握的幾百鹽引,(即政府發(fā)給的專賣鹽業(yè)執(zhí)照,,一引為四百萬斤,。)在揚州設(shè)立“裕隆全”鹽務總號,各地設(shè)立分號,,一年就有幾百萬兩銀子的收入,,鹽商在當時是最有錢勢的官商,是其他商人望塵莫及的,。
這一段話,,是很多媒體文章直接拿來印證吳家財富的信息源頭,但是在資料中就有一個常識錯誤,。
曾國藩在太平天國起義平定后,,受命整理兩淮鹽務,在同治三年(1864年)指定淮北票鹽章程,,明確規(guī)定了:
四百斤鹽為一引,,分捆四包,票,、鹽必須相符,。
這是淮北鹽場,淮南鹽場曾國藩則規(guī)定每引六百斤,,分為八包,,也就是說,上面的材料里至少是多了個“萬”字,,至于說一年有幾百萬銀子的收入,,更是與吳家持有幾百鹽引不匹配。
曾國藩,、李鴻章師徒先后整頓鹽務,,采取的方式是變相恢復票鹽為綱鹽,改原本的10引發(fā)鹽為至少120引,、500引才允許發(fā)運鹽船,,同時,,逐步以擁有鹽引數(shù)量為門檻,對應捐稅后,,劃定舊商,,允許其循環(huán)轉(zhuǎn)運。
按照這個標準,,吳家所有的鹽引至少有500道才能長期從事鹽業(yè),,但是500引能否創(chuàng)造出每年“幾百萬兩銀子”的收入呢?
似乎有些玄幻了,,畢竟在江南殘破不堪的1864年,,僅淮北鹽場的正額鹽引總數(shù)就有296982引,淮南鹽場更是4倍于此數(shù),,500引不過其中的1/30000,,若是年入數(shù)百萬兩,那么整個兩淮出鹽的銷售額就得近1000億兩之多……
至于某些媒體上采訪報道的數(shù)字就更不靠譜,,說吳家手里有幾百萬鹽引,,要知道,道光年間兩淮鹽引總數(shù)才160萬引左右,,真壟斷鹽業(yè)到這個地步,,光收稅就夠了,據(jù)光緒《兩淮鹽法志》記載,,兩淮每年的鹽稅歲入不過400余萬兩……如果算銷售額,,肯定要數(shù)以千萬計。
綜上所述,,吳家在揚州的主業(yè)規(guī)模,,絕不可能達到年入幾百萬兩白銀的規(guī)模。
可以確證的信息是,,在周瑩接掌家業(yè)之后,,主要字號“裕興重”發(fā)展到鼎盛時期,以鄧監(jiān)堂(陜西岐山人)為掌柜,,開拓主業(yè)制茶項目,,創(chuàng)制名茶“天泰牌涇磚”,后來更令“天泰”,、“德恒”兩大品牌在西北各地暢銷,,占據(jù)陜西茶商頭把交椅。
吳家經(jīng)過囤積高賣之后,,吳家在茶葉上大大獲利,,資產(chǎn)積累達到40、50萬兩,蘭州分店的掌柜胡服九還做過多年的蘭州茶業(yè)“總商”,,可見吳家在當時西北茶業(yè)中的地位,。(胡伯益:《煙茶布三幫在西北產(chǎn)銷概況》,《陜西文史資料選輯》第3輯)
按照周瑩墓志銘上的說法:
吳氏商業(yè),,巴蜀既雄,維揚尤盛,,每屆會計,,若御偏師夥頤如林。
吳家的商業(yè)布局,,四川和揚州是兩大中心,,但是由于之前關(guān)于鹽業(yè)收入的不準確,只能知道吳家在成都開有當鋪,,揚州鹽務總號名為“裕隆全”,,其分號遍及江蘇、江西,、安徽,,其中江西的鹽業(yè)同業(yè)有部分1920年代的資料留存,依據(jù)各家掌握的鹽票數(shù)量排列鹽商,,可知裕隆全排位相對靠后,。
隨著業(yè)務的發(fā)展,吳家還先后在湖北,、江蘇,、上海、四川,、重慶,、甘肅、陜西等地開設(shè)了總號,、分店,,其中甘肅主要經(jīng)營藥材,湖北主要經(jīng)營布匹,。
從1884年到1900年的16年間,,周瑩的生意確實越做越大,這是不爭的事實,,也為她捐資辦慈善,,比如捐贈40785兩修復“味經(jīng)書院”、花費4萬兩重建文廟,,乃至于向慈禧太后獻金10萬兩提供了物質(zhì)基礎(chǔ),。
不僅如此,周瑩后來還大興土木營建豪華的吳家大院,服務日常起居仆役就有200多人,,全年花費銀兩達10萬之多,。(劉鐵涯:《安吳寡婦》,《涇陽文史資料》第2輯)
三
然而,,上述這一切,,并足以撐起周瑩“天下首富”的身份,甚至連“陜西首富”都算不上,,唯一可以定性的就是“女首富”,,也就是在那個女性普遍沒有經(jīng)濟獨立的時代里,最有錢的女人吧,。
具體比較下,,在太平天國平定之后,浙江省湖州市的南潯一地,,由于掌握著最優(yōu)質(zhì)的湖絲產(chǎn)地,,有所謂“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的說法,資本在100萬兩以上的稱“象”,,50萬兩以上稱“牛”,,20萬以上的稱“狗”。(劉大均《吳興農(nóng)村經(jīng)濟》)
對于這“四象”,,1930年代當?shù)孛裰{稱“劉家的銀子,,張家的才子,龐家的面子,,顧家的房子”,,劉家的銀子傳說有二千萬兩之多,張家資產(chǎn)也有千萬兩之多,,但可惜沒有可靠的資料證實,,不過南潯張家的第三代后人張靜江僅在辛亥革命之前拿出的革命捐款就達110萬兩(不完全統(tǒng)計)。
這只是絲商家族,,只是摸到了當時利益巨大的國際貿(mào)易的門,,真正把著這道門的是以“洞庭商幫”為代表的買辦群體,洞庭東山在蘇州吳縣,,其所出買辦資產(chǎn)也非常驚人,,比如沈吉成祖孫三代在新沙遜洋行當買辦前后達35年,積累了巨額財富,。
沈吉成在1906年過世時,,在上海的遺產(chǎn)估計達500多萬兩銀子,其中房地產(chǎn)價值近270余萬兩,,現(xiàn)銀110余萬兩,,另外還有綢緞局和典當數(shù)家,。
另外一批走得更早的買辦是廣東香山人,比如唐廷樞,、徐潤,、鄭觀應,這三位都是積極參與洋務運動的名人,,其中僅徐潤一人,,在1860年代就積累下來300萬銀元的資產(chǎn)。
至于說廣東西關(guān)的商團,、徽州的商幫同樣有家資數(shù)百萬甚至上千萬的巨富,,比如胡雪巖,僅個人資產(chǎn)就達到280萬兩,,其錢莊可動用的資金更是達到2000萬兩之巨。
在行為方式上與陜西商人頗有共通之處的還有晉商,,清人徐柯在《清稗類鈔》里對晉商大家族資產(chǎn)做了排名:
介休侯氏七八百萬兩,、太谷曹氏六七百萬兩、祁縣喬氏四五百萬兩,、祁縣渠氏三四百萬兩,、榆次常氏百數(shù)十萬兩、祁縣劉氏百萬兩內(nèi)外,。(100萬兩以下的省略)
原來,,拍了電視的“匯通天下”喬家在晉商里才排第三……
那么,早當時人的眼中,,尤其是政府的眼中,,周瑩主政的吳家,到底是一個什么水平,?
《陜西辛亥革命回憶錄》里保留了一段“秦隴復漢軍政府”的記錄:
隨即派遣張益謙(靖清)為籌辦全陜財政大使,,往涇陽、三原分別向安吳堡吳懷先家和東里堡劉三省堂進行勸捐,。吳家在揚州有大鹽號多處,,劉家在四川有當鋪三四十號,都是百萬以上的富戶,,但家存現(xiàn)銀不多,,結(jié)果兩家的捐款合起來還不到十萬兩。
如果以百萬資產(chǎn)計,,那么陜西一省范圍內(nèi),,渭南孝義鎮(zhèn)的嚴、趙,、柳,、詹,;渭南陽郭鎮(zhèn)的姜、賀,、李,、劉;朝邑八女井的李,、趙,;以及涇陽的劉、孟,、姚,、于等富戶巨室,或經(jīng)營川鹽,,或從事茶,、布、煙貿(mào)易,,其資產(chǎn)絕不比吳家少,。
在清末,每年流入陜西的資本就有3000萬兩之多,,正是這些商號遍及陜,、甘、川,、鄂,、豫、湘的大商人們共同的成果,,而分到每一家,,哪怕是有主角光環(huán)的吳家,也不會達到千萬兩之巨,,這是他們所從事的業(yè)務所決定的,。
比如茶葉,吳家在19世紀末的競爭中大占優(yōu)勢,,其店鋪的資本額也不過2萬兩白銀,;土煙行業(yè)、藥材行業(yè)更是以小商家為主,,平均資本不過數(shù)千兩,,倒是用工要達到一二百人之多;川鹽,、當鋪等行業(yè),,雖然利潤率達到200—300%,整個業(yè)務規(guī)模卻并不大,;至于有更多人分食的鄂豫土布貿(mào)易,,更是全年總交易額才600萬兩,,陜甘兩省幾十家競爭者分下來,也就不剩多少肉吃了,。(見李剛著《陜西商幫史》,,西北大學出版社,1997年出版)
四
“首富”是一個故事,,“慈禧太后的干女兒”就更是一個段子,。
盡管同樣是青年守寡,同樣是垂簾聽政,,同樣是為他人管家,,可以附會出種種惺惺相惜來,但是這倆人從來沒見過面,,連送到行在的十萬兩銀子,,都是由養(yǎng)子吳念昔出面。
這個問題的細節(jié),,“大象公會”之前的一篇文章已經(jīng)考證過了,,三解不再贅述。
說到周瑩的養(yǎng)子,,話就短不了,因為他和周瑩之間,,還真是有些恩怨,。
為了給吳聘立嗣,需要從族人中過繼一個孩子,,也算是傳宗接代,,不過周瑩對于血緣關(guān)系最近的南院的孩子不喜歡,就以“擇賢立愛”為由,,又給中院1萬兩銀子,,抱走了中院的侄子吳玉成,后來改名為吳懷先(即吳念昔),,以示懷念先人之意,。
不過吳懷先長大后和周瑩不親,還琢磨著收回管家大權(quán),,就和周瑩起了沖突,。周瑩這個養(yǎng)母先是到巡撫衙門上告,巡撫樊增祥想和稀泥,,就把周瑩的本家兄弟叫了兩個訓斥了一頓,,說他們挑唆母子不和。
不料想周瑩不吃這一套,,揚言要去蘭州找總督府告狀,,樊增祥很緊張,,就自己出面威脅吳懷先,說你母親要去總督衙門告你忤逆不孝,,這可是十惡不赦的罪名,,趕緊認錯,唬住了吳懷先,。
最后的結(jié)果是吳懷先在周瑩的公館門口隔簾長跪,,從早上一直跪到下午,周瑩才原諒他,,但卻把養(yǎng)子的親信全部革除,,家務大權(quán)回收。(劉鐵涯:《安吳寡婦》,,《涇陽文史資料》第2輯)
這兩母子究竟是不是這個時候就結(jié)下了疙瘩,,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在2017年9月6日的《揚州時報》刊登了一篇文章,,題為《解密揚州“裕隆全”的沉浮興衰》,其中有一段記錄很有意思:
周瑩知人善用,,駕馭有方,,采用各種手段,不斷使吳氏在陜西境外其龐大的商業(yè)資本增值,,到頂峰時期已到達日進斗金的地步,。而這一切,卻與遠在江蘇揚州的古旗亭街43號大院主人劉茂椿息息相關(guān),,劉茂椿是周瑩親自任命的揚州“裕隆全”鹽號大掌柜,。
1904年4月,周瑩病逝,,之后,,其養(yǎng)子吳懷之(即吳念昔)為了集中力量經(jīng)營陜西境內(nèi)的土地,就將陜西省境外的商業(yè)資本分別高價出售,,這樣,,劉茂椿就成了“裕隆全”鹽號的新主人。
前文已經(jīng)根據(jù)周瑩的墓志銘確認過,,周瑩去世于1908年,,所以,要么《揚州時報》此文時間有誤,,要么就是周瑩還在世時,,就出售了陜西省外的商號,當然,,這個時間至遲不超過1908年,。
也就是說,,1908年之后,周瑩為之奮斗了半生的吳氏商業(yè)帝國就變成了過眼云煙,。
而她本人,,也沒能進入她花費重金修繕的“吳氏墓地”,而是孤零零地在外安眠,,雖然號稱購買了修建墓園的墓碑石料,,也只是號稱而已,畢竟她過世的時間距離成為托詞的“辛亥革命”還有3年的時間,,當然,,這一切也只能由得生者分說了。
就算是這樣一抔黃土,,也在“破四舊”的時候被挖開,,墓志銘石碑碎成了兩塊,還被鄉(xiāng)人取去做捶布石用,,直到2005年方才被一位當?shù)氐奈氖费芯空甙捉饎偘l(fā)現(xiàn),,恢復了它本來的功用,幫助我們了解周瑩這樣一位奇女子的生平,。(見白金剛博客《<那年花開月正圓>周瑩墓志銘發(fā)現(xiàn)記》)
責編:王詩云 PN132
鳳凰歷史精品欄目
用歷史照亮現(xiàn)實
微信掃一掃
2017-09-27 16:05:150
2017-09-20 16:40:070
2017-09-19 15:37:000
2017-09-14 11:17:520
2017-09-13 16:15:320
2018-05-01 15:180
2018-04-01 12:360
2018-03-11 17:100
2018-03-04 20:320
2018-02-11 14:460
2018-07-16 11:140
2018-05-22 16:250
2018-05-03 20:500
2018-05-03 20:400
2018-05-03 20:280
2018-12-30 20:030
2018-12-30 16:320
2018-12-30 16:310
2018-12-30 15:320
2018-12-30 14:520
2018-12-04 10:410
2018-12-01 11:450
2018-12-03 13:390
2018-11-30 01:020
2018-11-27 20:030
2018-11-30 17:160
2018-12-01 16:230
2018-11-27 07:160
2018-11-26 13:530
2018-10-18 0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