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4 15:04 鳳凰歷史 小手
近日隨著美國大選的落幕,唐納德·特朗普入主白宮,,美國實現(xiàn)政黨輪替,,共和黨奪回失去8年之久的政權,再次成為執(zhí)政黨……通常來說,,具有美國特殊的兩黨政治有“鐘擺”的現(xiàn)象:即一個政黨執(zhí)政8年之后會被另一個接替。一般來說,敗者都很紳士,,勝利者也很少驕傲。唯獨這次雙方的選民如同打了雞血,,彼此之間非常敵對,。為什么會這樣呢?其實這個和美國兩黨以及他們的基本盤有著直接的關系,。
稍微了解美國兩黨政治歷史的都知道,,共和黨早年是由北方的輝格黨和北方的民主黨人士聯(lián)手組建而成的,。第一任共和黨總統(tǒng)亞伯拉罕.林肯更是赫赫有名的“北方人的總統(tǒng)”。林肯當選得到的大部分的票是在17個北方州獲得的,,在15個州他沒有獲得一張選舉人的票,,其中南方的10個州無論選舉人還是普通票他一票都沒有。
亞伯拉罕·林肯
這個時間段的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和今天的立場幾乎是反過來的,。民主黨代表的美國南方選民是他們的基本盤,即農場主(奴隸主)以及保守勢力,,而共和黨則代表了北方的市民階級和改革派的力量,。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首先是選舉權的擴大,。在今天“民主”和“共和”似乎是一種意思了,,但是在當時卻并非如此。“民主”指的是明確的“一人一票”,,這里明確代表了民粹主義(平民主義),,即民眾的意志決定國家的未來。共和制則不同,,不需要每個人都有票,,只需要有選舉的機制即可。在早年西方社會“民主”一詞甚至帶有一定的貶義,,精英們骨子里也厭惡民粹系統(tǒng),。所以在近代雖然有選舉制,但是其范圍卻被牢牢限制住,。在英屬殖民地時期殖民地人民雖然享有選舉權,,但是其資格卻高的嚇人。例如在弗吉尼亞1762年的選舉法規(guī)定:選民必須要有50英畝未開墾的土地或者25英畝建立有12英尺平方住房的土地,。北卡羅萊納和佐治亞則規(guī)定選民必須要有50英畝的土地,。同時無論哪里婦女和少數(shù)族裔都不能擁有選舉權。很多州甚至規(guī)定非純種白人,、非新教徒都禁止有選舉權,,弗吉尼亞甚至規(guī)定黑白混血、印第安人如果擔任任何公職都將被罰款500英鎊,。
在這種限制下,,殖民地各州的選民比例低的驚人。根據(jù)現(xiàn)代學者推算,,在18世紀70年代在弗吉尼亞只有9%的人有選舉權,,同時代的紐約市大約8%,而在費城僅有2%。這一時期選舉被認為是特權(privilege)而非權利(right)
到了19世紀,,隨著時代的進步,,各州開始廢除財產的門檻,,開始以納稅來取代土地所有量作為是否擁有選舉權的衡量標準,。美國開始進入到了平民政治的時代,只要你是“納稅人”(taxpayers)就能獲得選舉權,,甚至在6個州選舉權是規(guī)定頒發(fā)給所有的成年白人男性,,無需納稅。
不過此時的選舉權,,僅僅只有白人的男性才能擁有,;黑人、女人,、印第安人依舊是“二等公民”,。
南北戰(zhàn)爭
但是隨著南北戰(zhàn)爭的爆發(fā),黑人得到了解放(詳情可以參考過往文章美國華裔反歧視應向黑人學什么),。隨著《民權法案》的頒布,,黑人們決心行使他們作為公民的新權利,成千上萬的人加入了和共和黨有密切聯(lián)系的聯(lián)邦同盟,,絕大部分的非裔美國人參加了選民登記,。據(jù)估計,當時參選的黑人選民有足足70萬人,,共有2000名黑人被選入美國政府擔任官僚,,其中有14名眾議院議員和2名參議院議員。
與此同時婦女也在積極爭取自己的選舉權,。1848年,美國的女權主義者就在紐約州的薩尼卡福爾斯召開了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女權大會,,要求擁有選舉權這項“神圣的權利”。但是傳統(tǒng)觀念對于婦女的歧視比對黑人更加嚴重,。一直到1869年懷俄明州才允許婦女擁有和男人一樣的選舉權,。隨后,,科羅拉多州、猶他州等開始陸續(xù)賦予婦女以選舉權,,這很大的因素是西部各州婦女要和男人一起參加勞動。一直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伴隨著各國男性大量走上戰(zhàn)場,婦女開始進入工廠勞作,,全世界隨之刮起了一股巨大的女權風暴。這時,,美國才正式在國會通過憲法第19條修正案,,規(guī)定婦女可以像男人一樣參與選舉,。
近代女權運動
但是這也引來了一個新的問題,。在隨著“共和制”漸漸劃向了“民主制”,,政黨的理念就必須要改變了,。因為近代的政黨不是過去那種關著門討論問題然后決定一切,而是需要將自己的理念公之于眾,,而后獲得選民的理解,,從而得到選民的選票才能上臺。隨著少數(shù)族裔和女人開始參與投票,。“種族平等”以及“男女平等”這兩個過去只存在于進步人士口中的理念,開始進入民主,、共和兩黨的選舉口號之中。畢竟真正有理想的政治家(statesman)只是少數(shù),,為了選票不擇手段的政客(politicians)才是大多數(shù),。
在過往共和黨出生于北方又一手解放了黑人奴隸。原本應該美國北方自由主義者的代表用來制衡代表南方的保守主義者的民主黨,。但是隨著大蕭條的到來一切被反轉了,。
在大蕭條期之前,,共和黨和民主黨實際上都是采取的“自由放任”經(jīng)濟管理措施,即由民間資本自由發(fā)揮,。哪怕是經(jīng)濟不好了,,也是市場自行調節(jié),。但是隨著大蕭條的到來美國人民拋棄了“自由主義”轉而更傾向于要求政府進行干預和救濟,。民主黨候選人羅斯福就借機舉起了“凱恩斯主義”這面大旗,,在選舉中以壓倒性優(yōu)勢擊敗了試圖連任的共和黨候選人胡佛。隨著大蕭條的平復,,羅斯福的以工代賑等政策被廣泛認為是美國的救星。羅斯福因此得以連任了四屆總統(tǒng),,打破了華盛頓一位總統(tǒng)不超過兩任的傳統(tǒng)。其根本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他的政策使工人們有活干有錢賺,自然投他的票,。羅斯??恐@些“鐵票”成為了美國連任最長時間的總統(tǒng),。
羅斯福
但是這帶來了一個巨大的副作用。由于羅斯福執(zhí)政時間太長,,城市工人和外國移民工人等城市人群成為了民主黨的鐵桿,。這意味著共和黨失去了過去的基本盤,。為了生存,,共和黨必須找到自己的鐵桿選民。恰好羅斯福對美國自由不干預傳統(tǒng)的踐踏和激怒了南方保守的選民,。為了應對“產能過剩”,羅斯福拋棄了共和黨讓農民自愿減少耕地的政策,,轉而用強制命令的手段逼迫農民,。這個舉動又傷害了農場主們的利益。結果在羅斯福死后,,美國兩黨完成了基本盤的交換,。也就是主要代表北方人,、城里人,、少數(shù)族裔,、知識分子的民主黨以及代表南方人、鄉(xiāng)下人,、白人,、教徒的共和黨,。
而從1990年到2008年,少數(shù)族裔在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由25.1%上升到33.8%,,其中西裔由9%上升到15.4%,,非裔由12.3%上升到12.8%,亞裔由3%上升到4.5%,。根據(jù)人口普查局的預計,,2015年少數(shù)族裔占美國總人口的37%,其中西裔17.7%,、非裔12.9%,、亞裔5.1%。他們中相當部分都涌向了加利福尼亞州--民主黨在羅斯福之后的鐵桿票倉,。時至今日加利福尼亞州已經(jīng)是美國人口第一多的大州,,其中拉丁裔已經(jīng)取代了過去的白人成為了加利福尼亞的第一大族裔,占據(jù)加州人口的38.8%,。,;而白人只占據(jù)38%,,其次為14.7%的亞洲裔以及6.5%的黑人,。
墨西哥族裔
為了經(jīng)營自己的鐵桿票倉,民主黨人徹底拋棄了羅斯福之前那種種族主義的態(tài)度,,徹底走“多元主義”的道路,。為此,民主黨甚至動起了非法移民的主意,。2014年民主黨總統(tǒng)奧巴馬甚至繞開國會宣布“我們將采取措施,,負責任地對待那些居住在我們國家,但尚未取得正式文件的移民,。”當時,,預測如果通過該“提案”,將會使500萬非法移民獲得合法身份包括選舉權,。這些人將成為民主黨的鐵桿選民,。
自然無論是出于維護憲法尊嚴(繞開了國會獨斷),還是黨派利益斗爭,,共和黨都不能讓這個決議通過,。眾議院議長、共和黨人約翰·博納發(fā)起責難:“這不是我們的民主運行方式,??偨y(tǒng)以前曾說,他不是一個國王,,他不是一個皇帝,,而他現(xiàn)在做事就像一個皇帝,。”
由于共和黨控制著國會和兩院,僅僅依靠白宮的力量無法擊敗對手,,民主黨只能等待下次機會--不過上帝似乎只給了一次機會,。
在特朗普當選之前他最大的爭議便是針對非法移民和墨西哥人的。“墨西哥人都是強奸犯”更是讓他在獲得了“納粹”的“美名”,。此次大選更是雙方鐵桿力量的一次大碰撞,,農村對決城市、白人對少數(shù)族群,。特朗普的獲勝很大程度是因為白人還是美國主流,,鄉(xiāng)村的“紅脖子”依舊占有很大比例。
城市化的高低和少數(shù)族裔的占比直接決定了紅藍的深淺
而此次民主黨敗北實在太慘,。不但沒了白宮,,兩院也沒能拿到多數(shù)席位,國會更是共和黨一直把持著,。換句話說只要特朗普能夠團結共和黨,,減少黨內的分歧,他想要提什么議案,,只要不太出格都能獲得通過,。這讓之前就憂心忡忡的少數(shù)族裔和民主黨人更加焦躁難安。至于特朗普會不會真的履行選舉諾言,,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責編:馬鐘鸰 PN018
鳳凰歷史精品欄目
用歷史照亮現(xiàn)實
微信掃一掃
2016-11-10 15:350
2016-11-09 13:210
2016-11-08 12:230
2016-11-03 12:040
2016-11-01 11:000
2018-05-01 15:180
2018-04-01 12:360
2018-03-11 17:100
2018-03-04 20:320
2018-02-11 14:460
2018-07-16 11:140
2018-05-22 16:250
2018-05-03 20:500
2018-05-03 20:400
2018-05-03 20:280
2018-12-30 20:030
2018-12-30 16:320
2018-12-30 16:310
2018-12-30 15:320
2018-12-30 14:520
2018-12-04 10:410
2018-12-01 11:450
2018-12-03 13:390
2018-11-30 01:020
2018-11-27 20:030
2018-11-30 17:160
2018-12-01 16:230
2018-11-27 07:160
2018-11-26 13:530
2018-10-18 0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