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9 13:20 鳳凰歷史 喇叭
唐納德·特朗普的“墨西哥長城”
最近,,新官上任的美國總統(tǒng)唐納德·特朗普開始了其任期內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與政策。這些看上去轟轟烈烈的計劃中,又以阻擋墨西哥非法移民翻閱邊境而建的“墨西哥墻”(被網友也將其稱為“特朗普墻”)最為引入注意,。相比那些抽象的改革方案,,一堵高聳兩個陸地大國邊境的墻,,在視覺上具有無與倫比的沖擊力,。因而也被不少國內的看客戲稱為“墨西哥長城”。
不過翻開人類漫長的歷史,,此類聲勢浩大的墻,,并不少見。這些巨大工程的初衷不盡相同,,而最終效果也不盡如人意,。
墻的歷史源遠流長
杰里科城墻復原圖
自古以來,習慣群居的人類就有一個習慣,,那就是用墻把自己圍起來,,這樣才有安全感。人類通過建造高大的墻體來保護自身利益,,防御各種外來威脅的歷史,,遠遠超過很多人的想象。
例如在尚沒有明確歷史記載的8000年前,,位于巴勒斯坦的古城杰里科便已經有了這么一堵墻,。當?shù)鼐用褚呀洀男率鲿r代的狩獵居民轉變成為農耕為主的定居生活模式,并在3000人規(guī)模的城鎮(zhèn)周圍建立了已知最早的城墻,。此后的幾千年里,,城市幾度衰落和復興,城墻也是壞了再建,,建了再被突破,。
杰里科城墻遺址
不過,,城墻終究只能防御城池一地。隨著人類文明發(fā)展與社會組織水平的長足進步,控制地域不斷擴增的各類帝國開始登上舞臺,。他們所需要防御的領地和維護的利益,早已不是杰里科這樣一座小城鎮(zhèn)能夠比擬的,。于是新興的長城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今天,長城無疑是中國的標志性古建筑之一,,也成為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符號化象征,。但在歷史上,最早的長城并不是出現(xiàn)在中國,,而是在中國春秋時代的西亞兩河地區(qū),。
失敗的邊境隔離墻
盛極一時的新巴比倫王國
公元前6世紀,新巴比倫帝國成功統(tǒng)治了兩河流域,、敘利亞和巴勒斯坦等地的大片土地,。首都巴比倫城的兩道城墻與護城河還不足以保護帝國的全境,。在北方,擅長騎兵作戰(zhàn)且武力更為昌盛的米底帝國已經將領土從東方的阿富汗擴張到了西方小亞細亞半島的東部,。于是,,新巴比倫歷史上最有名的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一方面與米底帝國聯(lián)姻,,另一方面則建造了以防御對象而命名的米底長城,。巴比倫人故意選擇了底格里斯河與幼發(fā)拉底河之間最短的距離,建造這堵保衛(wèi)帝國核心區(qū)域的墻,,以此將兩河流域與北方世界隔離,。
然而,在這堵看似嚴密的隔離墻完成后不過幾十年,。新崛起的波斯帝國便從北方南下,,成功繞開了米底長城,從東面直接殺入帝國首都巴比倫城,。該城擁有當時世界上最為完善的城墻防御體系,,卻在波斯人的快速進攻下,很快陷落,。米底長城就此衰退,,在無人打理的情況下逐漸破敗,只留下殘存的遺跡被后來路附近的希羅多德與色諾芬記載下來,。
著名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同樣也是前伊拉克獨裁者薩達姆的偶像
無獨有偶,,在米底長城的故事發(fā)生幾十年內,進入春秋爭霸年代的中國,,也開始出現(xiàn)了類似的隔離墻--齊魯長城,。之前,有著比較嚴密城墻的城市已經在中國各地紛紛出現(xiàn),,而齊靈公時的齊國,面對西北面來犯的強敵晉國的進攻,,開始建造邊境地區(qū)的防御工事,。此后,這條邊境上的隔離墻便不斷被歷代的齊王們修繕擴建,。到戰(zhàn)國的齊威王時,,齊魯長城大致修建完成,從濟南長青區(qū)到青島,,橫穿整個山東半島,。
齊魯長城遺跡
齊魯長城不僅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長城,也啟發(fā)了很多其他諸侯國,紛紛建立自己的長城,。除了地靠北方的秦國,、趙國和燕國分別建造了應付北方蠻族勢力的長城外,南方的楚國也在自己的北方邊境上構筑了楚長城,。這些長城無一不是為了將危險隔離在外的隔離墻,卻也沒有能夠阻擋戰(zhàn)國末年,,秦國一掃六合的趨勢,。尤其當秦軍已經蕩平關東五國,僅僅剩下一個齊國時,,齊魯長城幾乎沒有發(fā)揮任何作用。它的命運也就和稍早的米底長城一樣,,就此隕落。
東西方帝國的長城
漢朝與羅馬兩大帝國都有大規(guī)模造墻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世界的東方與西方分別出現(xiàn)了漢帝國與羅馬帝國,。兩個帝國不僅在歷史上史無前例,幅員之遼闊也,,持續(xù)時間之長,,也是之前的任何帝國所沒有做到的。而兩個帝國的統(tǒng)治者,,也不約而同的選擇在邊境上建造規(guī)模遠超前人的隔離墻。兩個帝國各自的長城就此出現(xiàn),!
其中的漢長城,,放棄了此前戰(zhàn)國長城依山而建的布局,幾乎全部豎立在地勢平坦的草原地帶,。由于無險可守,,漢朝先后建立了內長城與外長城兩道隔離墻防線,長度高達兩萬里,。雖然漢朝不是第一個構筑長城的中國大一統(tǒng)王朝,,也不是最后一個這么做的政權。但是如此浩大的規(guī)模,,讓漢長城成為了中國歷代長城中最長的,。雖然主要由夯土建造的堡壘、烽火臺與墻體,因風沙雨水的侵蝕,,早已破敗不堪,。但這兩條中國歷史上最長的隔離墻,在當年不僅被寄予了防御北方匈奴入侵的重任,,更肩負了開發(fā)西域屯田,、保護通往中亞的交通大道--絲綢之路的作用。
殘存至今的漢長城
然而這堵曠世罕見的隔離墻,,依舊沒有能夠阻擋匈奴南下的步伐,。漢朝歷史上對匈奴人的勝利,主要由在消耗巨大國力的前提條件下(全國人口損失過半),,主動出擊,,以騎兵遠征軍的形式獲得。當漢武帝死后,,帝國逐漸難以承受巨大的軍費開支,,大規(guī)模遠征叫停,匈奴人依舊稱雄漠北,,不時為禍中原,。
一直到東漢末年與三國時期,匈奴人大量南遷,,毫不費力的擊破了當年看上去遙不可及的長城,。他們的后裔最終在西晉時起兵作亂,掀起了持續(xù)達幾百年的五胡亂華,。漢長城的存在,,早已被當世之人拋在腦后。
后世的很多朝代依舊會選擇建造長城,,長度與位置根據需求不同,,也各有千秋。然而無論是先后筑起兩條長城隔離墻的北魏,,還是對長城防線不斷修繕改進幾百年的明朝,,都在生死危亡的關鍵時刻,發(fā)現(xiàn)這樣一段耗資巨大的隔離墻,,并沒有多大作用,。反倒是隋唐、蒙元和滿清這樣武力昌盛的大一統(tǒng)朝代,,不需要在這個方面動腦筋花錢,。
與漢朝并立的羅馬帝國,一樣為邊境防御問題傷透了腦筋,。羅馬帝國曾經在歐洲的多瑙河與萊茵河沿線建立類似長城的大規(guī)模邊境防御工事群--日耳曼長城,,卻擋不住日漸強大的日耳曼人滲透入侵,。羅馬人還在今天的英國北部建立過著名的哈德良長城,在北非沙漠地區(qū)建立過防御南方沙漠部落的邊境防線,。這些設施一樣沒有抵抗住蘇格蘭的皮克特人與南方柏柏爾人的不斷侵襲,。無論是歐洲地區(qū)那些磚石結構的隔離墻,還是非洲沙漠地帶的土木預警線,,都在關機時刻顯得不靈光,。
羅馬的日耳曼長城
羅馬帝國之后的歐洲人,鮮有繼續(xù)依靠此類隔離墻保護自身的,。以羅馬皇帝自居的查理曼并沒有為自己的法蘭克大帝國建造長城,,卻用自己手中強大的軍隊,逼迫盛產維京海盜的丹麥人構筑起防御南方的丹麥長城,。長城一類的防御墻,,究竟是強者的體現(xiàn),還是弱者的庸人自擾,,看到這里,,不言而喻。
最近那些著名的墻
著名的馬奇諾防線
一直到了科技水平突飛猛進的二十世紀,,生活在現(xiàn)代世界的人們依然會重拾起往日建造隔離墻的念頭。而這些處心積慮建立的墻體界限,,依然無法讓墻里的人感到真正的安全,。二戰(zhàn)前夕,法國人耗費巨資完成的馬奇諾防線以及前東德政府在東柏林地區(qū)設立的柏林墻便是其中代表,。
經歷了一戰(zhàn)中大規(guī)模攻勢作戰(zhàn)失利的法國人,,在1928年開始開建他們歷史上最大的邊境防御工事群--馬奇諾防線。第二年爆發(fā)的全球經濟危機都沒有阻止他們繼續(xù)把更多的錢投入這個可怕的無底洞,。這條擋在法德兩國邊境上的隔離墻全長約390公里,,由鋼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十分堅固,。內部擁有各式大炮,、壕溝、堡壘,、廚房,、發(fā)電站、醫(yī)院,、工廠等等,,通道四通八達,較大的工事中還有有軌電車通道,。盡管很多像轟炸機,、遠程火炮,、坦克這樣的新式武器已經在一戰(zhàn)中嶄露頭角,但法國人依然固執(zhí)的認為馬奇諾防線可以保住脆弱的和平,。因而,,犧牲軍費的其他部分來完成這堵昂貴的墻也在所不惜。整個工程一直持續(xù)不斷的進展到二戰(zhàn)爆發(fā)后的1940年5月為止,。
馬奇諾防線終究無法拱衛(wèi)法國人所期望的安全
僅僅一個月后的6月,,法蘭西戰(zhàn)役便全面爆發(fā)。德軍通過空軍優(yōu)勢和裝甲部隊的快速機動,,成功的從防線之外的比利時,、盧森堡兩國沖入法國邊境。兵敗如山倒的的法軍不僅發(fā)現(xiàn)自己面臨被包圍的威脅,,身前看似固若金湯的的馬奇諾防線也在德軍牽制部隊的進攻下,,被逐步突破。僅僅一個多月后,,幾十萬防線背后的法國軍隊便向德軍全部投降,。冷戰(zhàn)開始后,法國人曾幾度興修這條防線,,以便應對可能到來的戰(zhàn)爭,。但他們最后還是意識到這樣的嘗試是徒勞無功的。防線最后不是被拆除,,就是成為了民用設施,,絲毫沒有當年設計者所希望起到的作用。
今天的馬奇諾防線遺址
當法國人意識到隔離墻思維是多么愚不可及時,,身處冷戰(zhàn)交鋒第一線的德國柏林,,也被一道墻攔腰截斷。柏林墻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全長155公里,。最初是以鐵絲網和磚石為材料的邊防圍墻,后期加固為由瞭望塔,、混凝土墻,、開放地帶以及反車輛壕溝組成的邊防設施。柏林墻的設計初衷并不是為了防御敵國軍隊可能發(fā)起的攻擊,,而是阻止東西德國居民之間的自由來往,。但民間的各種地下聯(lián)絡一直絡繹不絕。一直到后來東西德國合并,,柏林墻才被迫開放,。
滿是涂鴉的柏林墻在被拆除前的最后一刻
而今,一直以自由與民主自我標榜的美國,,卻在特朗普的命令簽署下,,修建長達1000多公里的墨西哥墻,。讓我們不由得感嘆,很多迂腐而陳舊的思維至今仍然縈繞在政治家的心中,,陰魂不散,。墨西哥墻不僅是美洲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個案,更因為特朗普要求墨西哥政府為建設費用買單而讓人大跌眼鏡,。
正在電視直播中兜售墨西哥墻理念的特朗普
當然特朗普的大工程并不孤單,。中東的以色列從2002年6月起,便在1967年戰(zhàn)爭前以巴邊界線修建高8米,、長約700公里的安全隔離墻,。十多年來,工程一直緩慢進展,,目前已經接近完工,。為修建隔離墻,以色列已在約旦河西岸的西北部摧毀了140棟房屋,,影響到87.5萬巴勒斯坦人的生活,,來自400個家庭的2300多人流離失所。而從墻外不時飛來的火箭彈,,墻內經常出現(xiàn)的恐怖炸彈襲擊,,都在向世人訴說,建造隔離墻是從來都不能在根本上解決問題的,。
責編:馬鐘鸰 PN018
鳳凰歷史精品欄目
用歷史照亮現(xiàn)實
微信掃一掃
2017-02-06 16:240
2017-01-26 12:130
2017-01-25 13:090
2017-01-23 11:320
2017-01-19 11:320
2018-05-01 15:180
2018-04-01 12:360
2018-03-11 17:100
2018-03-04 20:320
2018-02-11 14:460
2018-07-16 11:140
2018-05-22 16:250
2018-05-03 20:500
2018-05-03 20:400
2018-05-03 20:280
2018-12-30 20:030
2018-12-30 16:320
2018-12-30 16:310
2018-12-30 15:320
2018-12-30 14:520
2018-12-04 10:410
2018-12-01 11:450
2018-12-03 13:390
2018-11-30 01:020
2018-11-27 20:030
2018-11-30 17:160
2018-12-01 16:230
2018-11-27 07:160
2018-11-26 13:530
2018-10-18 0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