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9 12:17:01 鳳凰網(wǎng)歷史 重光
6月19日,,敘利亞政府軍以談判破裂為由,,向該國南部的德拉省發(fā)動攻勢,。6月22日,在經(jīng)過長達12小時的空軍與炮兵火力準備后,,敘政府軍派出精銳--“老虎部隊”作為進攻先鋒,沿著M5高速公路與109號公路,猛攻當?shù)氐臄⒎磳ε晌溲b,。
敘政府軍精銳,,“老虎部隊”的坦克
進入7月后,,敘政府軍在德拉省的軍事行動取得較大進展,,近幾天內連續(xù)收復關鍵區(qū)域,,戰(zhàn)事進展順利。7月2日,,敘政府軍在德拉省東部穆斯弗拉小鎮(zhèn)和敘反對派武裝展開激烈戰(zhàn)斗,,并最終將反對派武裝分子趕出這一控制區(qū),目前敘政府軍已攻入德拉城北部,,與城區(qū)南部的敘反對派武裝交火不斷,。
目前的敘利亞內戰(zhàn)局勢,紅色區(qū)域為敘政府控制,,綠色為敘反對派控制,,黑色為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控制,白色為基地組織控制,。
德拉省自2011年敘利亞戰(zhàn)爭爆發(fā)以來便由敘反對派,、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和基地組織控制,敘反對派經(jīng)由德拉與約旦的口岸,,向其控制區(qū)內運送了大量的糧食藥品,、武器裝備與彈藥補給,德拉由此成了敘利亞反政府勢力在南部的大本營,。
德拉省及其首府德拉在敘利亞國內的位置
德拉在一年多前被俄羅斯,、土耳其與伊朗在阿斯塔納和談會上劃定為沖突降級區(qū),其周邊被劃定了安全線,、設立了檢查站,,以此防止沖突發(fā)生。然而沖突降級區(qū)的存在并不能遏制各方爭奪德拉的野心,,此前被劃為沖突降級區(qū)的古塔,,最終也“沖突升級”,成了敘政府軍與反對派以及極端組織的戰(zhàn)場,。
敘政府軍同時也在德拉省旁的蘇韋達省炮擊敘反對派武裝,。
那么,德拉究竟有何重要性與戰(zhàn)略意義,,使得敘政府軍不惜打破?;穑鰟哟罅勘ζ浒l(fā)動猛攻呢,?
德拉省位于敘利亞南部內陸地區(qū),,南鄰約旦,西接以色列控制的戈蘭高地,,其首府德拉距敘首都大馬士革約90千米,,離敘利亞-約旦邊境僅13千米,,是敘南部邊境上的重鎮(zhèn)。如此通衢之地,,不僅自古便有商旅隊伍在北上大馬士革,,南下約旦河谷的途中在德拉歇腳,而且因其在軍事上的重要意義,,早在古代此地就修建了要塞,,德拉也因此得名。(“德拉”Dar‘ā一詞在阿拉伯語中意為裝甲,、要塞,。)
戰(zhàn)火中的德拉
德拉地理位置極佳,交通便利,,其自然條件也還算不錯,。德拉距地中海約120千米,大部分地區(qū)海拔在500米至600米之間,,地勢較為平坦,。德拉西面的戈蘭高地是前黎巴嫩山脈的南部延伸,其構成了敘利亞與黎巴嫩以及以色列之間天然的分界線,。
戈蘭高地的景色
由于戈蘭高地的存在,,西面地中海方向來的大部分水汽被阻擋在了以色列境內,使得高地以東的德拉由此遭受雨影效應的困擾,,降水量較少,,年平均降水量僅250毫米,且多集中在12月至3月,,從5月至9月的漫長夏季烈日炎炎,,熱浪滾滾,幾乎一滴雨都不下,,因而位于敘利亞沙漠邊緣的德拉時常要面臨降水不足而干旱的威脅,。
德拉城中的景色
還好戈蘭高地海拔夠高,以至于冬季會積雪,,這樣就為少雨的高地東側提供了融雪水源,,由此形成了多條河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雅莫科河(Nahral-Yarmūk),,該河的一條支流流經(jīng)德拉,,灌溉了其周邊的土地,由此形成了沃土萬頃,。如此一來,,本來就光照充足的德拉就有穩(wěn)定的水資源來發(fā)展農(nóng)業(yè)了。
德拉城中的景色
正是因為坐擁了卓越的地理位置與豐富的農(nóng)業(yè)資源,德拉在歷史上很早便吸引人類前來定居了,,德拉的大名初次見于在公元前15世紀的古埃及象形文字石碑上,,此時其被稱作阿特哈拉(Atharaa)。在《圣經(jīng)·舊約》中,,德拉被以色列人稱作埃德雷伊(’Edre‘i),,是巴珊國(Bashan)的都城,以色列人在此擊敗了巴珊國王噩(Og)率領的軍隊,,將噩與其兒子斬首,,并屠盡了巴珊國的百姓,。
后世一副描繪巴珊國軍隊被以色列人大敗的畫作
此后,,德拉城頭變幻大王旗,亞述帝國,、新巴比倫帝國,、波斯帝國與亞歷山大帝國相繼征服并統(tǒng)治過德拉。公元106年,,羅馬帝國皇帝圖拉真再次占領了德拉,,并將其更名為阿德拉(Adraa),整合入阿拉伯行省,,自此起德拉的名字出現(xiàn)在了羅馬帝國于當?shù)罔T造的貨幣,,可謂聲明鵲起。隨著德拉城市地位的不斷提高,,以至于羅馬帝國的歷史學家尤西比烏斯稱其為阿拉比亞的名城,,德拉于3世紀更是獲得了自治城市的地位。
除去在經(jīng)濟與政治上的影響力,,在基督教興起后,,德拉還成了基督教教士們修行與傳道的中心,當?shù)氐闹鹘淘啻螀⒓邮澜缧缘幕浇檀蠊珪h,,這座沙漠邊緣的城市由此獲得了在宗教上的巨大影響力,,蜚聲近東。
德拉的古羅馬劇場遺跡
然而,,樹大招風,,千百年的發(fā)展使德拉積累起了可觀的財富,這使其成了他國覬覦的香餑餑,。602年,,近東兩大帝國--薩珊波斯與拜占庭開戰(zhàn),互相攻伐不休,,614年,,薩珊波斯的軍隊攻陷了由拜占庭統(tǒng)治的德拉,將其納入波斯帝國的版圖。
620年波斯帝國的疆域示意圖,,橫杠陰影部分是在與拜占庭的戰(zhàn)爭中占領的,。
薩珊波斯和拜占庭“你一拳,我一拳”,,打來打去竟整整打了26年,,最終也沒分出個勝負,兩國的疆域范圍仍和戰(zhàn)前一致,,什么好處都沒撈到,。就在兩大帝國因窮兵黷武而兩敗俱傷,民怨沸騰的時候,,629年,,從南邊的阿拉伯半島上突然殺出了個阿拉伯帝國,統(tǒng)一在伊斯蘭教大旗下的諸阿拉伯部落兵分兩路,,勢如破竹般地攻入兩河流域與敘利亞,,先后擊敗了薩珊波斯與拜占庭,占領了新月沃地的大片疆土,,這其中就包括德拉,。
阿拉伯帝國正統(tǒng)哈里發(fā)時期的疆域示意圖,此為654年奧斯曼在位時的版圖,。
作為基督教徒,,盡管在阿拉伯穆斯林的統(tǒng)治下要繳納人丁稅,但不滿拜占庭宗教迫害的的德拉城居民對新統(tǒng)治者的到來十分歡迎,,當?shù)诙握y(tǒng)哈里發(fā)歐麥爾于634年造訪德拉時,,德拉人拿著寶劍與甜紫蘇載歌載舞,夾道歡迎阿拉伯征服者,。
歐麥爾之墓,,位于今沙特阿拉伯麥地那先知清真寺內。
德拉的發(fā)展勢頭并未因改朝換代而受挫,,得益于其溝通南北的地理位置,,其在商貿路線上的節(jié)點地位絲毫未受動搖,反而還因其同時也是伊斯蘭教朝覲路線上(大馬士革到麥加)的必經(jīng)之處而得到歷代哈里發(fā)的重視,。阿拔斯王朝時期的阿拉伯地理學家麥格迪西稱德拉為敘利亞沙漠邊緣的重要行政中心,,根據(jù)他的描述,10世紀末葉的德拉村落一處接一處,,其行政管轄的范圍比現(xiàn)在還大,,向南越過雅莫科河(今敘利亞與約旦的界河)直達杰拉什(在今約旦)。
雅莫科河河谷
在阿拔斯王朝衰落后,,阿拉伯人不再是自己家園的主人,,德拉的統(tǒng)治者也先后換成了馬穆魯克人與奧斯曼土耳其人,他們在接手德拉后,很快也發(fā)現(xiàn)其地理位置極具戰(zhàn)略意義,,因而同樣花力氣建設德拉,。20世紀初,奧斯曼帝國為了加強對敘利亞與阿拉伯半島的控制,,建設漢志鐵路改善大馬士革與麥地那之間的交通,,本就有道路連接,且位于大馬士革與安曼(今約旦首都)路程中點處的德拉,,由此升級成了鐵路樞紐站,,其交通要地的地位由此更加凸顯。
漢志鐵路示意圖
1946年敘利亞擺脫法國殖民統(tǒng)治獨立后,,德拉由此再次回到了阿拉伯人自己手中,,但此時的局勢已和數(shù)百年前完全不同了:基督教徒早已在德拉銷聲匿跡,如今占德拉人口多數(shù)的是遜尼派穆斯林,,而手握敘利亞軍政大權的是以巴沙爾·阿薩德為首的阿拉維派穆斯林,,教派不同,,政見不合,,利益分配不均,這導致德拉的居民對阿薩德的統(tǒng)治頗有微詞,;加之敘利亞人口在近幾十年內暴增,,而當?shù)丨h(huán)境承載力有限,至2010年前后德拉已出現(xiàn)了水資源緊缺,,土地干旱等自然環(huán)境惡化的情況,,德拉居民的生計由此受到了嚴重威脅。
敘利亞民族與教派分布示意圖,,亮綠色為阿拉維派,、黃色為基督徒、深綠色為什葉派,、綠色為德魯茲人,、橙色為遜尼派、粉色為庫爾德人,,陰影部分為混居區(qū),,白色為人煙稀少區(qū)域。
日子沒法過了的的德拉民眾在2011年敘利亞爆發(fā)反政府示威浪潮時沖在最前沿,,數(shù)千人上街抗議,,要求巴沙爾下臺,有15名德拉少年因在自己學校的墻上畫了反阿薩德的涂鴉而被捕,,并遭到酷刑,,其中一位少年被殺害。這引起了德拉乃至敘利亞全國百姓的極大憤慨,一些對改革心灰意冷的百姓轉而拿起武器發(fā)動叛亂,,原本和平的示威逐漸演變成了武裝的暴動,。
敘利亞內戰(zhàn)的導火索在德拉被點燃了。
2013年11月,,德拉再次爆發(fā)抗議示威活動,。
德拉因當?shù)胤凑畡萘ζ鹗略纾瞬簧傩膽巡粷M的民眾,,因而很早就成了敘反對派在敘南部的大本營,,與北部的伊德利卜遙相呼應,反對派由此南北夾擊居于中間的敘政府控制區(qū),,對大馬士革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2016年8月的敘利亞局勢示意圖,紅色區(qū)域為敘政府控制,,綠色為敘反對派控制,,黑色為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控制,白色為基地組織控制,,黃色為庫爾德人控制,。
內戰(zhàn)爆發(fā)的前幾年內,由于軍力有限且戰(zhàn)況危急,,敘政府軍一直忙于自保,,無力發(fā)動對反對派南北“兩大營”的進攻,而自2015年下半年起,,敘政府軍在俄羅斯與伊朗的援助下,,不僅恢復了戰(zhàn)斗力,而且還陸陸續(xù)續(xù)收復了大片國土,,接連解放了多座南北交通線的重要城市(如霍姆斯與阿勒頗),,目前敘政府控制區(qū)的面積已占敘利亞國土總面積的60%多,奪回了戰(zhàn)略主動權,。
2018年5月的敘利亞局勢示意圖,,可見敘政府已控制了大部分國土。
此前的腋肘之患--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已土崩瓦解,,敘政府軍因而得以集中力量,,打擊敘反對派剩余的據(jù)點--南面的德拉,北面的伊德利卜,。由于北部的伊德利卜與支持反對派的土耳其接壤,,同時土耳其正在敘北部阿夫林地區(qū)進行軍事行動,為了避免與土耳其發(fā)生正面沖突,,敘政府軍故選擇先進攻無外國后盾的德拉,,剿滅盤踞此地多年的反對派武裝,,“殺雞儆猴”,給伊德利卜的反對派武裝施壓,,迫使他們放下武器,,尋求和平解決方案。
伊德利卜的景色
是役若取勝,,敘政府軍不僅能順勢一舉拿下城外通往約旦的口岸,,切斷敘反對派獲得外部物資的補給線,使其陷入彈盡糧絕的窘境,,而且還能阻斷德拉省內東西兩處敘反對派控制區(qū)之間的聯(lián)系,,將其變?yōu)楫Y中之鱉,對其實行分割包圍,,逐一殲滅,,完成收復南部失地的大業(yè)。
此外,,屆時敘利亞南北交通線上的絕大部分城市均將由敘政府控制,,北面的伊德利卜將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來日敘政府軍便可放開手,,全力進攻伊德利卜,,摧毀敘反對派最后的據(jù)點。
責編:馬鐘鸰 PN018
鳳凰歷史精品欄目
用歷史照亮現(xiàn)實
微信掃一掃
2018-07-06 14:52:430
2018-07-03 10:09:280
2018-06-29 11:20:060
2018-06-26 14:23:240
2018-06-23 19:27:450
2018-05-01 15:180
2018-04-01 12:360
2018-03-11 17:100
2018-03-04 20:320
2018-02-11 14:460
2018-07-16 11:140
2018-05-22 16:250
2018-05-03 20:500
2018-05-03 20:400
2018-05-03 20:280
2018-12-30 20:030
2018-12-30 16:320
2018-12-30 16:310
2018-12-30 15:320
2018-12-30 14:520
2018-12-04 10:410
2018-12-01 11:450
2018-12-03 13:390
2018-11-30 01:020
2018-11-27 20:030
2018-11-30 17:160
2018-12-01 16:230
2018-11-27 07:160
2018-11-26 13:530
2018-10-18 0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