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視點 > 正文 |
|
相關標簽 | [語文教材換血] |
今年,北京9區(qū)縣的高中語文課本大換血,,新的當代作品大量入選,,而不少傳統(tǒng)經典篇目則淡出了視野。其中,,金庸的武俠小說《雪山飛狐》替換下魯迅的《阿Q正傳》最為引人注目,。(8月16日《青年周末》)
《雪山飛狐》能堂而皇之地走進中學課堂,胡斐可以縱情笑傲于中學生的求學殿堂,,而不必像從前一般遮
遮掩掩,、羞羞答答,這樣的舉措,,矯正了人們對武俠小說的偏見,,使人們認識到,金庸的小說,,氣魄宏大,,境界開闊,以通俗文化的形式表現(xiàn)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內涵,,而且很有文學價值。入選教材,,能夠很好地貫徹語文課對學生的3個主要功用:提升思想水平,,豐富文化儲備,優(yōu)化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這一舉措體現(xiàn)了兼容并包的時代精神,是胡錦濤的指示“對文化應該有一種寬容的態(tài)度”的注腳,。這對金庸,,自然是莫大的肯定,廣大“金粉”欣慰莫名也在情理之中,。
回顧2005年,,人教新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讀本(必修)選用金庸的《天龍八部》、王度廬的《臥虎藏龍》等原本讓一些家長惟恐避之不及的武俠小說之時,,批評何等激烈,!說它思想境界低下者有之,說它寫作技巧濫俗者有之,,說它純?yōu)閵蕵纷x物者有之,,結論是金庸將給中學生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把它引入中學生教材殊為不當”,。強大的輿論壓力,,迫使教育部出面辟謠,,明確表示:金庸的文章不會成為學生的必學教材。
如今,,在各方的推動下,,對曾經扭曲的文學價值觀進行強力糾偏,讓《雪山飛狐》進入了高中課本,,而且是替換下中國現(xiàn)代小說的最高峰《阿Q正傳》,,這也正說明金庸實至名歸,得到了各方面的認可,。張揚的胡斐放縱地大笑于課堂,,實在值得慶賀。
可是,,要讓人們接受,,作為中國現(xiàn)代小說的最高峰的《阿Q正傳》淡出中學生視野這一事實,并不怎么容易,。我們好幾代中學生,,都是在魯迅的熏陶下成長起來的,對魯迅,、對《阿Q正傳》,,有無法割舍的感情,這些都可以理解,。但是,,曲高和寡,古有明訓,,陽春白雪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一部《阿Q正傳》,由于憂憤的深廣,,思考的尖端,,行文的隱晦曲折,即使是有一定文化層次的讀者,,也不一定看得懂,,遑論中學生!首先,,作為心智還沒有完全發(fā)展起來的中學生,,是無法理解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寫作宗旨的,,對阿Q這一典型形象,,大多只有一個誤讀的印象:他是個愚昧落后而又可笑的鄉(xiāng)村痞棍。其次,,由于特定的時代規(guī)定的特定的行文風格,,《阿Q正傳》讓中學生難以索解,。第三,魯迅小說是一種最接近現(xiàn)實的小說,,和時代息息相關,,如果不能知人論世,要想讀懂它,,并非易事,。因此,強迫中學生去學習《阿Q正傳》,,費力不討好,。為了教學能接近學生實際,教材編寫小組曾特地對魯迅的幾篇文章做了調研,,進入中學課堂聽課,,看到底好教不好教。根據學生的領悟和接受程度,,最后放棄了《阿Q正傳》,、《記念劉和珍君》等名篇,而是新選了名氣相對較弱但比較容易理解的《鑄劍》,。
古今中外,,有一個規(guī)律概莫例外:越是高端的東西,越是不能強求一般人理解,。梵高的畫據說在拍賣行里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天價,,但是,對我這樣沒有藝術細胞的人來說,,它可能還不如小孩子的信筆涂鴉。但是,,我們絕對不會因為自己欣賞不了而否定它的價值,,而且,他的價值也不會因為我不能欣賞而減少成色,。魯迅的小說同樣如此,,思想的精微博大、技巧的超凡脫俗,,行文的艱深晦澀,,都不是普通中學生所能理解的。強求中學生閱讀,,只會讓他們厭倦,,甚至帶來不必要的誤讀,效果適得其反,。
如今,,《阿Q正傳》淡出了中學教材,,從減少誤讀的角度來說,或許是魯迅的幸運,。而金庸入駐中學課堂,,于各方面都是利好消息。因此,,胡斐笑了,,阿Q也不必哭泣。
金庸還是魯迅,?相關閱讀:
教材改革建設意見:
背景新聞:
作者:
謝浮名
編輯:
吳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