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2 12:01 鳳凰歷史 小蒂萌
隨著《錦繡未央》大結局塵埃落定,,一股關于北魏王朝與拓跋家族的熱潮也逐漸升溫,。然而出乎很多人之前的預料,,該劇的幾位主要角色中,,最受歡迎的居然不是帥氣而顯得正義凜然的皇長孫拓跋浚和女主李未央。其貌不揚且性格陰暗的大反派南安王拓跋余,,成為了很多人觀劇后,,念念不忘的熱議話題,。
錦繡未央海報
有趣的是,這位男反派一號拓跋余,,在歷史上的確是有身份和名字都相同的歷史原型存在,。相比之下,主角拓跋浚的歷史原型則是北魏時的第五代文成帝--拓跋濬,。兩人雖然的確在歷史上先后成為了北魏王朝的皇帝,,但其實都不是劇中這樣依靠陰謀或個人意愿來完成的。而在整個《錦繡未央》劇中,,類似的歷史擦邊球也是不少,。
吳建豪主演的拓跋余頗為搶鏡
南安王真的是罪魁禍首嗎?
劇中的拓跋余
作為《錦繡未央》全劇中的反面男一號,,南安王拓跋余從一出場便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僅性格陰郁,,手段也非常毒辣,,為了能夠最終繼承北魏王朝的皇位,可謂煞費苦心,。臨近劇終的時候,,這位攻于心計的王子終于摸到了皇帝的寶座。卻也在主角李未央與拓跋浚的聯(lián)手出擊下,,失敗而亡,。但其實在歷史上,這位南安王能夠短暫繼位,,靠的并不是自己的權謀,。整個事件中,他僅僅是一個提線木偶,。
公元452年,,劇中并沒有多少展現(xiàn)的宦官宗愛毒死了北魏太武帝。這位宦官年輕時因為犯罪而成為閹人,,卻也依靠自己的本身,,一路升遷至中常侍?!跺\繡未央》中的男主拓跋浚原型拓跋濬的父親太子拓跋晃,,即是受他陷害而死。由于擔心后悔不已的北魏太武帝事后追究,,一不做二不休的宗愛索性連老皇帝本人一起毒殺,。
劇中看似低能的宗愛其實是歷史上的皇帝殺手
老皇帝死后的北魏朝廷朝廷并沒有馬上公布這一死訊。大臣們分為兩撥意見,,一些支持當時還是孩子的皇長孫拓跋濬繼位,,一些則準備擁立東平王拓跋翰稱帝。基本上,,這都和拓跋余沒有什么關系,。宗愛由于得罪太子,又與東平王素來不和,,便用計謀將主要幾位商議此事的朝臣全部殺死,,并牽連誅殺了東平王拓跋翰。為了在皇位上安插一個聽命于自己的傀儡,,他最后不得已而選擇了南安王拓跋余,。
歷史上的拓跋余
莫名其妙成為北魏皇帝的拓跋余,只能受后者控制,,授任宗愛為大司馬,、大將軍、太師,、都督中外諸軍事,,兼任中秘書,封為馮翊王,。由于知道自己得位不正,,這位新皇帝只能大開國庫,用異常豐厚的賞賜來籠絡人心,。自己則一直熱衷于狩獵與縱情聲色犬馬,,將國力迅速耗盡。宗愛則以擁立之功自居,,飛揚跋扈,,引得眾人不滿的同時更讓拓跋余自己也感到害怕。
最終,,歷史上的拓跋余計劃除掉宗愛,,卻被后者發(fā)現(xiàn)。做慣了陰謀詭計的后者索性在拓跋余前往宗廟祭祀時,,派人將這位短命皇帝殺害,。拓跋余雖然空有幾個月的皇帝福分,卻遠不是那位《錦繡未央》中的權謀高手,,更不是整場北魏宮廷風波的罪魁禍首,。
拓跋浚自己也從提線木偶做起
帥氣的男主拓跋浚
至此,男主角拓跋浚終于能夠登場了,。歷史上他的名字應該是拓跋濬,,以無可爭議的皇長孫身份,成為了北魏的第五位皇帝,。即位之初,,他也同樣為了安撫人心而大赦天下,。由于擔心自己在提線木偶位置上,依然有人生安全威脅,。拓跋濬在公元452年年末,,誅殺了可怕的宗愛,并動用五刑,,滅其三族,。
不過沒有了宦官威脅的新皇帝也僅僅在位置上做了三年皇帝,便在公元456年英年早逝,。在他時間不長的執(zhí)政期內(nèi),,采取了懷柔策略。力主休養(yǎng)生息,、安心種植,,盡量減少高壓手段。這與他那位四處征戰(zhàn)的爺爺有著本質(zhì)不同,。尤其是在經(jīng)歷了南北朝長期亂世之后,,這與的舉措非常關鍵。他的和平主義路線,,為他的兒子拓跋弘時期所繼續(xù)繼承,。終于在孫子拓跋宏,,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北魏孝文王時期,,讓王朝有了足夠的力量和資本完成擊敗柔然和首都南遷與大規(guī)模漢化等重大戰(zhàn)略布局。
拓跋浚的孫子便是著名的孝文王
拓跋浚心愛的李未央,,在歷史上的原型則是拓跋濬的馮皇后,。論名頭,這位真實的李未央比自己的老公有名的多,。作為漢族出生的她,,在丈夫駕崩后,繼續(xù)輔佐自己的兒子和孫子兩代人,。并且在孫子孝文王大搞漢化改革和遷都時,,全力支持??梢哉f,,正是這位漢族出生的皇后,為北魏王朝的鮮卑人最終漢化,,立下汗馬功勞,。此后,北魏王朝的繼承制度終于有了相對平穩(wěn)的制度性安排,,杜絕了《錦繡未央》時代的你方唱罷我登場,。僅僅這一點,,就足夠將這位成功的女性大書特書一番啦。
李未央的原型就是馮太后
北魏對南朝宋的軍事優(yōu)勢真有那么大,?
劇中的戰(zhàn)斗場景
在《錦繡未央》中為數(shù)不多的戰(zhàn)爭戲份中,,主角拓跋浚帶領的少量北魏軍隊,居然成功的擊敗了數(shù)量優(yōu)勢巨大的南朝宋軍隊,。而南下爭奪軍功的拓跋余,,也是殺的宋軍大敗,凱旋而歸,。雖然歷史上兩人都不曾有過大規(guī)模帶兵記錄,,一個在四處交戰(zhàn)的時候留守中央,一個在執(zhí)政期間維持和平態(tài)勢,。但北魏在軍事力量上,,的確較南朝來的有優(yōu)勢。
南朝宋一直以西晉時代就開始成型的世兵為主要動員體制,。作為軍中士兵的主要來源,,地位低下,缺乏求勝欲望和榮譽感的軍戶,,被世世代代束縛在軍中服役,。相比之下,北魏在前期的主要軍事力量都有鮮卑本族人擔任,。漢族人雖然也有軍事力量為朝廷服務,,但都局限于地方自我防衛(wèi)的二線部隊中。
而北魏軍隊中四處征戰(zhàn)的鮮卑主力,,無論是人馬具裝的重騎兵還是善于射箭和使用長矛盾牌的步兵,,都有著較高的社會地位和榮譽感。這人鮮卑人在與南方作戰(zhàn),,尤其是防御性作戰(zhàn)中,,士氣更高。
北魏軍隊
《錦繡未央》中的南朝北伐,,原型即是歷史上的元嘉北伐,。當時的南朝宋在元嘉年間,先后于公元430年,、450年和452年,,三次進行大規(guī)模北伐戰(zhàn)爭。雖然宋在軍隊數(shù)量上占據(jù)優(yōu)勢,,卻因為士兵士氣的相對低下,,步兵對騎兵機動能力的不足,而進展不順,。
更為要命的是,,為了限制地方軍頭做大,,威脅自己。南朝的軍隊往往在上上下下?lián)碛袛?shù)套獨立而缺乏聯(lián)系的指揮系統(tǒng),。在這些負責而對立的指揮系統(tǒng)之上,,還有南朝皇帝們親自下詔的遙控式指揮。整一套系統(tǒng),,并不以戰(zhàn)場上靈活機動的迎敵為目的,,僅僅是做到提防將領和軍隊的管制措施。但結果便是龐大的軍隊互相都缺乏協(xié)同作戰(zhàn),,并且以非常生硬死板的策略進行部署戰(zhàn)斗,。面對士氣較高,機動力更好的北魏軍隊,,結果可想而知,。
《錦繡未央》雖然只是一部帶有北魏背景的宮斗劇。但其實所采用的人物和事件本身,,都有歷史原型可查,。當我們欣賞完了現(xiàn)代式的宮斗大劇,再向下挖掘真正的歷史背景,,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責編:高飏 PN035
鳳凰歷史精品欄目
用歷史照亮現(xiàn)實
微信掃一掃
2016-12-08 12:190
2016-12-06 11:220
2016-12-05 12:360
2016-12-01 16:420
2016-11-30 15:430
2018-05-01 15:180
2018-04-01 12:360
2018-03-11 17:100
2018-03-04 20:320
2018-02-11 14:460
2018-07-16 11:140
2018-05-22 16:250
2018-05-03 20:500
2018-05-03 20:400
2018-05-03 20:280
2018-12-30 20:030
2018-12-30 16:320
2018-12-30 16:310
2018-12-30 15:320
2018-12-30 14:520
2018-12-04 10:410
2018-12-01 11:450
2018-12-03 13:390
2018-11-30 01:020
2018-11-27 20:030
2018-11-30 17:160
2018-12-01 16:230
2018-11-27 07:160
2018-11-26 13:530
2018-10-18 0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