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9 |
劉少奇 |
|
1966年,文革開始之后,,劉少奇受到錯誤的批判和人身摧殘,,被免除一切職務;1969年10月,,重病的劉少奇被困到河南省開封市,,監(jiān)禁在一個嚴密封鎖的小院內,由于病情迅速惡化,,1969年11月12日清晨劉少奇含冤逝世,,還差12天就是他71歲生日。在他的火葬單上的名字是劉衛(wèi)黃,,是劉少奇少年時期曾經用過,,卻不為外界所知的名字,職業(yè)是無業(yè),,1980年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為劉少奇徹底平反,,恢復名譽。
……詳細
|
|
1970 |
北島 |
|
1970年春,,北島從河北蔚縣工地回北京休假,與同學曹一凡,、史康成泛舟頤和園的湖上,,史康成立于船頭,昂首朗誦了兩首詩:“解開情感的纜繩/告別母愛的港口/要向人生索取/不向命運乞求……”,,“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臺/當灰燼的余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我依然固執(zhí)地鋪平失望的灰燼/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 ……詳細
|
|
1971 |
林彪 |
|
林彪生命中最后一個星期,大概是他一生中最緊張的一個星期,。在這7天里,,林彪,、葉群與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進行頻繁的秘密聯(lián)系。根據軍委電話總機話務員的通話記錄單記載,,7天中,,他們之間通過軍委電話總機接轉的電話有51次,還不包括自動電話,。其中,,葉群在北戴河用保密機與黃、吳,、邱通話31次,,通話時間合計948分鐘,即將近16小時,。【詳細】
|
|
1972 |
周恩來 |
|
周恩來對改善中日關系不急不躁,立足于打持久戰(zhàn),。從20世紀50年代起,,他提出“民間先行,以民促官”的對日方針,,即通過不懈的民間往來促動日本官方立場的變化,。但周恩來也意識到,中日關系不是單純的中國和日本兩國的問題,,當日本的腰桿還沒有硬到可以對美國說“不”時,,中日關系的實質性改善還有賴于中美關系的松動。【詳細】
|
|
1973 |
張鐵生 |
|
我不愿沒有書本根據的胡答一氣,,免得領導判卷費時間,。所以自己愿意遵守紀律,堅持始終,,所以愿意老老實實地退場,。說實話,對于那些多年來,,不務正業(yè),,逍遙法外的浪蕩書呆子們我是不服氣的,而有著極大的煩感,,考試被他們這群大學迷給壟斷了。詳細
|
|
1974 |
袁隆平
|
|
1972年,,袁隆平與同事們一起率先育成我國第一個實用水稻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二九南1號”,;1973年,協(xié)作組通過測交找到水稻雄性不育恢復系,至此,,三系配套難關全部攻克,,一舉奠定雜交稻從理論到現(xiàn)實的基礎。詳細
|
|
1975 |
蔣介石 |
|
蔣介石,、蔣經國,、陳誠等國民黨高層領導人經過一番研究,決定提出他們的一些條件:1,、蔣介石偕同舊部回到大陸,,可以定居在浙江以外的任何省區(qū),仍任國民黨總裁,。北京建議撥出江西廬山為蔣介石居住與辦公的湯沐地(即封地),。2,、蔣經國任臺灣省省長,。詳細
|
|
1976 |
中共元老 |
|
1976年的中國,注定是不平靜的一年,,從周恩來去世,、“四五”運動到朱德去世、唐山大地震,、毛澤東去世,。10月6日,,在中國政治的最中心發(fā)生的那場政治大地震,結束了不平常的1976年,,也結束了不平常的10年,。這是一個終點,,卻也是另一個時代的起點……詳細
|
|
1977 |
文革后首屆高考生 |
|
1967年2月前后,葉劍英,、徐向前,、聶榮臻,譚震林,、李先念等中央政治局和軍隊領導人,,在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碰頭會及稍前的中央軍委會議上,,對“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做法提出了強烈的批評,,同林彪,、江青等人進行了堅決的斗爭,這就是當時被林彪,、“四人幫”誣稱的所謂“二月逆流”,。實際上,它是一場正義凜然的“二月抗爭”,。【詳細】
|
|
1978 |
小崗村 村民 |
|
周農村土地改革始于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978年的一個冬夜,,該村18人按下手印,,搞起“包產到戶”,一時驚天動地,。從偷偷摸摸到得到肯定,,小崗人在幾年內迅速“冒尖兒”。隨后,,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廣大農村推廣開來,。詳細
|
|
|